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中国经济“谜底”在何处?
文显堂//www.workercn.cn2014-05-29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分享到:更多

  

  中国经济发展之谜的谜底就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如果我们不能充分认识和把握这个基本规律,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切判断都是非常不靠谱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已经成为全球难解的经济之谜。在过去30多年里,不仅各种各样的“捧杀”一次次出现,也有各种花样的“唱衰论”一次次登场,但事实却一次次证明,无论是捧杀,还是唱衰,中国经济都一直按照自己的方式在发展。这一现象成为西方人无法理解的现象。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中国经济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一个经济之“谜”?原因很简单,中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不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

  “经济权威”避免中国进入周期性

  经济危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比,其区别不仅在于经济制度的不同,也在于宏观经济调控上的不同。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与西方国家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工具使用的基础环境及条件相比完全不同。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多是发达经济体,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经历几百年锻造而成熟,相比之下,中国则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还没有走完。人类历史已经证明,工业化过程是最容易出经济乱子的时期,西方国家的工业化,是用经济萧条与崩溃的代价换来的。中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因为人口规模过于庞大,难以承受这种代价,最需要以经济权威的方式来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否则便无法避免或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作为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没有“经济权威”的后果很难想象。

  假如中国一旦发生大面积的饥荒,即便只有一半的人口处于饥荒状态,也即便全球可以提供足够的粮食援助,中国港口的吞吐能力也无法将援助的粮食按时运到需要的地方,更何况全球无法提供那么多的粮食援助。

  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比,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国情条件不同,经济制度和经济环境不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宏观政策的调控力度远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力度大得多,也有效得多。也就是说,中国政府拥有庞大的资源,有足够的宏观调控力量、手段和空间,可以避免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发生,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要做到这一点很难,在多数情况下只能进行自我修复的调整,这需要一定的周期。

  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国都是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避免了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或者是缩短了经济危机延续的时间。当然,中国政府也不能随便使用宏观调控力量和手段来刺激经济,但可以将足够的调控“弹药”留而不用,借此给市场以强大的信心。目前的中国经济正处于这种状态。

  “唱衰中国”不可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从未有过的经济模式。而西方人士却都在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眼光来分析判断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这就不免出现判断上的失误。

  最近一段时间,西方看空、唱衰中国经济的论调再度升温。一些西方媒体接连刊登文章,以中国存在的各种经济问题,诸如投资过度、不公平竞争、地方政府债务、行业垄断等问题为依据,断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有的甚至认为未来几年中国将发生严重经济危机甚至崩溃。

  说实在话,诸如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等问题在中国的确存在,这些都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躲不掉也绕不开的问题,但别忘了,这些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而不是衰落过程中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问题,而不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运行问题,要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与科学的宏观调控二者相结合的方式来保证经济的健康发展。

  处理好这二者的关系,必须建立合理的经济运行区间,明确经济运行的上限和下限,既能够为改革、调整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也能够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

  实践也充分证明,近一年多来,中国经济已进入合理的运行区间。这就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再认识的成果。因此,综合众多因素,中国经济发展之谜的谜底就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如果我们不能充分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切判断都是非常不靠谱的。

  “绝对私有化”论调很危险

  当然,这并不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没有了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比如市场对资源配置功能、自由交易、自由竞争、公平正义等市场经济的普遍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同样要具备,问题就在于防止和解决各类风险的途径和方式不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靠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来进行自我调控和调整,但实践证明,“看不见的手”也有失灵的时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主张:由政府采取赤字财政政策,扩大开支以弥补个人消费和私人投资的不足。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是凭着自身的优势,双管齐下,既靠市场的自我调整,又靠政府的宏观政策手段进行调控。

  现在,有一种危险的现象,不少人主张搞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要求国有企业全部私有化,国有资源全部私有化,建立绝对私有化的市场经济体系,放弃政府对市场的调控功能,直白地说,这就是放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好像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要靠完全而彻底的私有化才能解决。殊不知,一个人口大国,且经济发展又极不平衡,一旦实施绝对私有化的市场经济,将不可避免地频繁爆发周期性经济危机,这对中国而言是无法承受的灾难。

  当然,作为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改到位,有些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好,如何建立适合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如何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如何约束政府的权力,遏制腐败;如何完善法律体系,实现公平正义等等,解决这些问题所剩余的时间已经不多了,需要在短期内使这些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解决或有一个良好的解决开端和进程。否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出现巨大风险。

  但可以肯定的是,完全照搬西方的模式在中国行不通。到目前为止,在发展中国家照搬西方模式推行完全私有化的市场经济,都没有获得真正的成功。但如果对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缺乏紧迫感,不急于去解决,一直拖下去,那就要出大乱子。好在目前中国正在利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通过加速改革和调整,使经济进入新常态,焕发出了新活力。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