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充分发挥生态优势 大力发展精密制造
//www.workercn.cn2014-07-11来源:江西日报
分享到:更多

  

  精密制造业体量大、经济附加值高、涉及产业面广、能耗少、污染度低、环境要求高。大力发展精密制造业是我省充分利用生态优势实现绿色崛起的较好选择。

  精密制造业是中国经济下一个增长点

  精密制造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精密制造业市场空间大、盈利模式好,是技术驱动型行业。当前以空客、波音为代表的航空器,以苹果、三星电子为代表的通信电子,以通用、大众为代表的汽车制造等,带来大量消费产品结构化创新与技术性创新,无论是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之战”,还是以汽车消费为代表的“道路争夺战”,都需要大量的精密制造类产品。但高、精、尖的加工装备和加工技术依然高度依赖发达国家。精密制造仍是制约中国经济的一块重要短板,也是当前各地寻求经济发展升级的一个富矿。谁提前在这一领域布局、深耕,谁就能占据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精密制造业具有丰厚的利润回报。精密制造业提供的都是制造业的关键零部件,是产业链的最顶端,是利润的核心和最丰厚部分。“股神”巴菲特遵循价值投资中的聚焦原则,特别倾情于选择精密制造业。中国制造业几十年的发展已经为精密制造业的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国家权威产业报告统计,2013年中国装备制造的总产值已突破20万亿元,其中作为产业基础的精密制造业贡献值超过20%,如果我省能在精密制造方面夺得先机,那必将为我省未来的收入倍增计划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我国已具备加快发展精密制造业的条件。工程机械行业是我国在机械行业中增长最快的子行业,目前基本完成了进口替代,同时在出口方面有飞速的增长,已涌现出一批如三一重工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巨头。从中国工程机械制造业的成功经验看,中国精密制造业同为技术密集型产业,有望复制其成功之路。主要理由有三:在需求方面,我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通信、消费电子、光电产品、汽车的消费国和生产国;在成本方面,尽管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在不断上升,但中国劳动力素质的综合优势使得相对低廉的加工成本可让我国精密制造业赢在起跑线上,而且我国已拥有许多精密制造方面的人才;在技术方面,近3年至5年,中国的精密制造在整个产业链上,从原先的低端组装逐步进入高端核心零配件领域,一些企业通过在研发上的不懈投入,已经在许多产品上有了质的突破,达到行业一流水平,未来相关的企业有望走出一条由技术突破到进口替代再到出口竞争的成长轨迹。

  江西具有发展精密制造得天独厚的条件

  我省具备发展精密制造的优越自然生态条件。江西处于地壳比较稳定的地区,许多地方交通便利却又十分安静,几乎没有重工业引致的地面震动,空气质量很好,非常符合精密制造特别是超高精密制造对环境的严苛要求。从区位环境看,在技术创新的年代,产品创新能力和服务响应速度越来越重要,江西作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三角区的腹地,处于新兴产业集群的中心,在服务半径和响应时间方面非常有优势。

  我省具备发展精密制造所需的人才、技术。一是有较扎实的精密制造基础。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是我国航空工业企业的骨干企业,在航空精密制造方面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同时江西是我国为数不多的质谱科学基础研究和仪器开发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新兴基地,长期承担质谱科学与仪器领域“产、学、研”任务。二是有很好的合作伙伴。国际合作方面,在依托东华理工大学筹建的中瑞精密制造与工艺研究中心,很多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都出自本乡本土,同时又有在瑞士工作、学习、生活的经历,在双边合作进程中沟通交流的融洽度更高。国内方面,目前已有包括中国仪器仪表协会、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一批单位愿意一起协同在江西共建中国科学仪器与精密制造的新兴产业链。

  江西发展精密制造需要加强的方面

  进一步加大对核心科研团队的支持。比如,江西省质谱科学与仪器重点实验室初步具备了高尖端质谱部件和小型样机的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但如何以质谱仪为起点,横向扩展到真空系统、光学系统等所有零部件的设计、加工、制造,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仅凭东华理工大学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省政府在资金、人才、政策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

  进一步加大对高级加工人才的培训。我省发展精密制造,必须要在精密制造工程化人才培养方面加大力度。比如,可依托中瑞精密制造与工艺研究中心,引进瑞士先进的精密机械加工技术和设备,组织培养高水平的精密机械加工人才。特别是要注重引进与推广瑞士精密制造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国内技术型蓝领教育模式,使产业化开发与人才培养相得益彰。

  引进、服务精密制造优势企业。在本轮精密制造产业的发展中,已有不少优秀的中国企业进入了全球一流的消费电子产业链,如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和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都进入了苹果产业链,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同时进入了索尼产业链,打破了索尼15 年未换核心供应商的惯例。我省可以凭借良好的自然生态和高校等科研单位技术和人才培养优势,引进一批精密制造企业;发挥“产、学、研、用”相互配合的优势,全力协助引进企业把握技术创新大趋势,创造出更好、更有优势的新产品,成为世界一流厂商的核心供应商,同一流厂商一同成长。

  ■ 徐 鸿 陈焕文(作者单位:东华理工大学)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