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共享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机遇 共商兰州新区未来发展
//www.workercn.cn2014-07-22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要把握好“五通”间的关系

  赵希迪

  兰州市作为丝绸之路的枢纽城市,是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提出以来,兰州市准确把握自身优势,量身打造发展战略,确定了新时期发展目标,要将兰州市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交通枢纽和陆路进出口货物集散中心。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应坚持开放包容、自愿、互利的原则,要以经济合作为主轴,务实项目为支撑,把握好“五通”之间的关系。

  第一,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应坚持开放包容、自愿互利原则。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具体合作项目的制定和推进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各方意愿,绝不强加于人。

  第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要把握好“五通”之间的关系。习主席提出了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五通”原则。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政策沟通是前提,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是基础,民心相通是民意的保障,齐抓并举,共同推进,才能真正建设好丝绸之路经济带。

  第三,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要以经济合作为主轴,务实项目为支撑。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不是空中楼阁,不是只喊口号,而是真作为、真行动、真落实,有实实在在的规划和项目支撑。

  第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离不开沿线各国地方的积极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虽然是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但仅仅依靠中央政府交流合作远远不够,国内各省市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区位优势,应该充分发挥开拓创新。

  第五,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这一年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但其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规模宏大,涵盖众多设计领域,而且没有先例可循,现实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难题,这就需要我们用好两个市场,从国家发展战略着眼,集思广益,循序渐进,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在此基础上,各方都应加快协商和推进,争取承接一项,实现一项。各地将优势转化为持续增长优势,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作者为外交部原驻外大使)

  兰州新区发展装备制造业须处理好三个关系

  胡春力

  兰州新区在筹划本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规划中,把发展装备制造业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体现规划具有高度的前瞻性和战略眼光。我认为,兰州新区高度重视发展装备制造业既敏锐地抓住了市场需求变动的新趋势,突出了发挥兰州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区位优势,而且符合国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要求。

  从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地理位置来看,兰州新区是我国最前沿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国家在装备制造业领域进行合作,具有近水楼台、得天独厚的优势。

  从国家战略的层面来看,发展转型、节能降耗、摆脱低端分工地位,切实推进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升级是题中之义,兰州新区突出、强调装备制造业发展任务,非常符合国家提出的调结构目标。

  兰州新区要发展装备制造业,有些经验可以借鉴。从其他一些技术开发区、新区在发展装备制造业的过程来看,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处理好内涵型发展与外延型发展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追求质量还是追求数量的问题。新区建设往往面临尽快引进投资项目的压力,有的压力来自资金运转方面,有的压力来自发展显示度方面,这些是可以理解的。于是往往会“捡到篮里都是菜”。但是这样一个思路成为惯性以后,很有可能后面的发展就按照这个思路下去了。不但会出产品档次不高的问题,甚至会引进与装备制造业无关的项目,最终会严重影响土地的利用效率。一旦形成了一个低水平加工区的格局,再去调整,任务非常艰巨。

  二是要摆正技术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的关系。一些高新区注重引进产量规模,高新区成为了加工区,缺乏发展后劲,这个教训应该记取。需要强调的是,在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过程当中,须重视发挥市场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研发共性技术方面,在推进产学研的结合等方面,政府应发挥积极作用。

  三是要在企业入驻的过程中促进企业改革。从兰州的装备制造业以国企为主的情况出发,这个问题更为突出。要解决国企大而全、大而不强的问题就要按照中央有关国企改革的部署,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可以考虑把加工车间市场化,变成面向社会的专业化的“小巨人”企业。

  (作者为国家发改委产业技术经济研究所原所长)

  围绕四方面工作 引领西北地区特色农业发展

  赵长保

  受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和经济水平等方面因素制约,西北地区的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跟全国其他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西北地区的农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其中,兰州又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通道上的核心节点,在引领西北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具备良好条件。立足区位特点,兰州新区农业的基本定位应该是引领和示范西北地区特色农业发展。

  第一,围绕节水农业做文章。农业节水的关键是农田节水。一是探索工程、设备、农艺、生物、化学和管理等措施在田间的集成应用,强化集成组装、展示示范和辐射带动。二是要加强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统筹多项资源,发挥项目资金综合效应。三是探索吸引企业、农民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举措,形成多层次、多渠道推进节水农业发展的良好局面。

  第二,围绕生态农业做文章。生态农业的内涵主要是通过提高太阳能的固定率和利用率、生物能的转化率、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率等,促进物质在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和多次重复利用,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求得尽可能多的产出,使农业生产实现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可能的探索领域包括:推行适用的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特色生态农产品基地、创建生态农产品品牌、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等。

  第三,围绕循环农业做文章。循环农业是运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实现减少废弃物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农业生产方式。可在资源综合利用、节约用肥、节约用药、节约用水、改进畜禽饲养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

  第四,围绕城郊农业做文章。过去,城郊农业似乎与西北地区距离较远,但从西北地区城镇化长远发展来看,适时加以探索的必要性已经凸显出来。如何与城市现代工业对接,发展设施化集约化组织化农业、高科技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以及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兰州新区都应先行探索,力争为西北地区城郊农业发展树立标杆。

  此外,西北地区的农业与中亚国家有很强的互补性,如果条件具备,兰州新区也可以在加强与中亚国家的农业合作方面做些探索。

  (作者为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副司长)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需抓好四个着力点

  赵晋平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若要实实在在推动起来,需要寻找好的切入点。从当前来看,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合作,最重要的一个切入点就是促进相互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合作。

  从目前国际合作的层面来看,应主要强调四个方面的观点:一是从目前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区域的层面来看,加强合作的条件基本成熟。二是中国和俄罗斯作为重要的国家,正在成长为世界经济的引擎,相互合作会是一个活跃的机遇,为加强相关国家合作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三是中国和相关地区之间贸易合作具备了一定基础。四是在这个区域内有了很多合作、对话、协商机制,为未来的合作创造了一些有利的条件。

  从国内来说,我觉得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重点是抓好四个着力点。

  第一个着力点是努力构筑东中西部联动发展新模式,通过资源整合的方式抱成团、连成线共同谋求发展。

  第二个着力点是连接南北东西国际大通道。推进内陆和沿边地区的开放,贯通经济大走廊,其中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都需要这样的新举措。

  第三个着力点就是打造贸易投资合作和开放新平台。像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就是一个新平台,它会为各国的企业提供贸易便利化、投资便利化,甚至是自由化,同时为这些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

  第四个着力点在于推动加快促进国内产业布局优化调整。我们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这样一个贯穿东中西部的载体,去进行新的产业布局和调整,让更多的产业转移到沿边地区,既可以利用劳动力相对低廉的条件,同时也可以拉近相关国家的距离。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有三大任务:第一是放宽投资准入;第二是去营造高水平自由贸易区网络;第三是全方位的开放,特别是推进内陆沿边地区的开放,建立国际大走廊和大通道。

  我们有一个“带”的概念,这个“带”是由很多点连接在一起的,如果不能够连接在一起,它的价值和作用是有限的。如果我们用一种合作的方式把璀璨的珍珠连接起来,那就会形成一串价值连城的项链。包括在兰州新区建设中,始终要强调与更多的地区,以及各个区域之间的合作和沟通,真正实现资源的共享和整合。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

  把兰州新区打造成资源开发的加工区

  付 英

  可以说,矿产资源在“一带一段”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深刻认识矿产资源在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打造甘肃黄金段和建设兰州新区。

  甘肃省是资源大省,它的煤、铁、铜、铅、锌、镍、钴、铂、金、石膏、溶剂用灰岩、水泥用灰岩等12种矿产资源为优势矿产,具有品质好、分布集中、技术条件优良、矿产生产力布局好的特点。这对产业聚集是非常有利的。

  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省及兰州新区发展的总体思路是:资源立省,科技强省,贸易富省,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把兰州新区打造成资源开发的加工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区,国际物流的综保区;交通先行,贸易搭桥,以投资换资源,以合作促发展,把丝绸之路经济带打造成能源资源的传送带,区域发展的推进器,和谐稳定的安全阀。

  在地质找矿方面,一是争取找矿专项。学习青藏专项的做法,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找矿专项”,采用图幅加专题的办法申报大项目,争取国家长期持续的资金支持。二是创新找矿方式。提倡“订单式”找矿,企业预付勘查资金,找到矿按合同分享收益,找不到按成本核销;鼓励“捆绑式”找矿,将省勘查基金与地勘单位的探矿权绑在一起,允许地勘单位对好的探矿权注资,形成激励机制。三是构建风险勘查资本市场,实行圈内人找矿,投资人通过风险勘查市场来参与矿业开发活动。

  在资源开发方面,应当尽快编制甘肃省矿业经济发展规划,以资源换产业、以产业引资源,做到资源、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相融合。重点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立足资源自给,将以采掘、加工为主导的矿业经济,做大、做强、做优,以此带动关联产业健康发展,进而形成区域矿业经济集群。二是依托资源输入,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以市场机制为导向,重点发展以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为主的产业集群。三是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核心,推动以回收利用和再生资源加工为主的城市矿业经济。

  (作者为国土资源部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1 2 共2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