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推动生态与工业共赢发展
陈利幸//www.workercn.cn2014-10-28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到:更多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更高级的文明发展形态,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

  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需要我们摒弃传统工业化“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探索以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路径。

  我们在贯彻中央精神和落实省市委决策部署中,深刻领悟到经济发展并非必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恰好相反,只有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才能增创新的发展优势,赢得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达到更高的发展目标。必须树立生态优先理念,实施“生态带动”战略,以生态发展带动产业转型和城市跨越发展,在做大做强做优临港产业的同时,再造碧水蓝天、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繁荣和生态优美的和谐统一。

  探索生态与工业共赢发展,是北仑破解环境要素资源制约、跻身全国第一方阵的内在要求。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生态建设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进节能减排,扩大环境容量,改善环境质量,提升北仑在区域竞争中集聚高级要素和新兴产业的能力,才能创造北仑发展的新空间、新优势。探索生态与工业共赢发展,是回应北仑人民群众热切期盼的重要使命。只有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让人民群众呼吸清洁的空气、饮用干净的水、乐享绿色的家园,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探索生态与工业共赢发展,是促进北仑“港产城”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加强临港工业生态化改造,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和现代服务业,提升城市居住和服务功能,完善城市发展空间格局,才能促进港口、产业和城市协调联动发展,创造一个港强产兴城靓、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北仑”。

  我们深刻体会到,发展生态文明,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严守“生态红线”。近年来,北仑区实施最严格的环境监管制度和“环保一票否决制”,否决了300多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坚决整治关停了一批颇具规模的落后产能企业。全面实施“3个30亿”环境治理工程,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铁腕治污、刚性劣汰是去疴猛药,循环经济、创新驱动则是强身良药。北仑区着力构建“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区域大循环”的循环经济体系,“十一五”以来在地区生产总值翻番增长的同时,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得到大幅削减,生态环境出现了“拐点”。

  随着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传统产业不断转型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布局,生态与工业共赢发展格局得到巩固和提升。“美丽北仑”建设的进行曲已经奏响,我们将努力探索生态与工业共赢发展的“北仑模式”,为“两美”浙江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作者系宁波市委常委、北仑区委书记)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