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抑制供给非煤炭业治本之策
林火灿//www.workercn.cn2014-10-30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近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通报了前三季度煤炭经济运行形势。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全社会煤炭库存已经连续34个月在3亿吨以上。

  煤炭库存长时间居高不下,与当前钢铁、电力等下游行业消费增速放缓有一定关系,但也进一步暴露出当前煤炭市场供需已经严重失衡。从这个意义上说,需求低速增长与产能结构性过剩和进口煤量保持高位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常态。

  煤炭行业遭遇如此窘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煤炭市场供给侧已经缺乏自我调节能力,导致市场供给节奏与需求越来越不合拍。因此,不少人认为,要帮助煤炭行业摆脱困境,必须在供给侧多下功夫。国家有关部门近期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强化对市场供给快速增长的遏制。例如,《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有利于减少市场劣质煤流通;煤炭进口关税调整,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煤炭进口量;实施煤矿生产能力登记和公告制度,加强对超能力生产监管,重拳打击违法违规建设生产和不安全生产行为,有望减少煤炭供应数亿吨。

  上述措施虽然对减少煤炭市场供给可能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却并非扭转煤炭经济形势的万全之策。首先,由于产能建设超前,煤炭产能过剩已成定局。我国煤炭产能已经达到40亿吨左右,在建产能11亿吨左右。即便不存在违法违规和超能力生产行为,现有产能的稳定释放也足以形成强大的市场供给,并对已经过剩的市场形成冲击。其次,商品煤质量管理以及进口煤关税调整对于国内煤市的影响十分有限。目前,主要煤炭消费国受经济增速放缓和能源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煤炭消费增速放缓;加之印尼、澳大利亚等国家煤炭产能持续释放,国际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煤炭价格水平持续处于低位。进口关税调整后,国际煤炭市场价格优势仍然存在,进口煤数量增速虽然放缓,但进口总量仍将继续处于相对高位。

  此外,从实践经验看,要使煤炭企业达成限产共识并不容易。一些大型煤炭企业即便有心减产,但为了完成考核指标,不得不继续多挖煤,以量补价;一些小煤矿看到大企业减产,也会伺机抢市场。

  因此,对于煤炭市场的供给侧调整在很大程度上恐怕只是权宜之计和治标之策。从更长远的角度看,调整煤炭市场的供求关系,化解需求低速增长和产能结构性过剩与进口煤量保持高位之间的矛盾,关键仍然要在供需两端共同发力。

  从供给侧看,相关产业政策已经出台,煤炭行业必须严格贯彻落实相关政策,依法依规组织生产,有效控制煤炭总量;按照市场规律办事,促进煤炭价格合理回归。

  而从需求侧的角度看,煤炭行业应该进一步挖掘煤炭市场的需求潜力,为潜在的市场需求释放创造更多条件。一方面,要加快推进洁净煤技术的研发和利用,减少节能减排和能源结构调整给传统煤炭消费带来的不利影响,并不断推动上下游产业融合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快发展煤化工和煤炭深加工领域,不断拓宽煤炭利用范围,使煤炭从过去单纯作为燃料向燃料和工业原料并重转变,为煤炭消费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