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当下老百姓最闹心的大概是两事:一是日后咋养老?二是啥时能放开政策再生个孩子。其实,串联这两者的潜台词就是养儿防老!
先来看百姓为何甚愁养老。
生老病死——人生四步曲中,后三步既无人能越且成本昂贵,按照目前典型的4-2-1家庭结构,孩子断难养老。靠政府吗?这得看财力如何。2010年的“六普”查得大陆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8亿,到本世纪中叶将超过4亿。浙江“六普”老龄人口为756万,到2044年将达2150万。这么庞大的老龄群体,完全由政府来供养,显然是不现实的,就像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也正为养老犯愁。
咋办呢?再生个孩子吧。下面来看有几分可行。
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末实施从紧约束的计划生育政策,累计少生4亿人。因该政策已行30余年,近来社会要求放宽政策的呼声甚高,但中央层面却迟未见动,其难处恐是忧于太大的人口规模。2010年“六普”时大陆人口为13.39亿,受惯性作用,今后20年还将年均净增550万人,至2032年达14.5亿峰值后才逐步回落。
14.5亿人是什么概念?按地球赤道周长40076千米、人均身高1.7米计算,14.5亿人手拉手可以绕地球赤道61.5圈!甭说别的,这么多人的衣食住行对环境的扰动就何其大耶!说吃,2012年我国粮食自产总量5.9亿吨。要产出这般粮食,办法只有两条:一是改变品种,说白了就是不得不生产转基因食品;二是靠农药化肥。2010年全国农药使用量为178万吨,人均2.52斤。再说行,堵倒是没啥,要命的却是以汽车尾气为主凶的PM2.5。今年初我国灰霾面积一度达143万平方公里,几乎覆盖腾冲—瑷珲线以东的人稠区域。PM2.5的毒害远超人们想象,它由呼吸道进入肺泡,再透过肺泡膜入血液系统,进而持续作用于体内诸脏器。钟南山痛心地说:“灰霾危害远大于非典!”
此番孽障自有多重原罪,但说千道万,人多定难辞咎!就我省而言,2010年全省人口为5443万人,宜居密度约为1300人,2032年总量将达6000万人。但是,我国人口政策也并非就坐视结构失调而不变,将适时调整完善有关政策,以保证人口安全。这里只是警醒社会认清生育公地悲剧而已。
这么说来,究竟该如何养老?这主要关涉两个方面:
首先,资金何来。第一,政府责无旁贷。过去30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廉价劳动力创造的“人口红利”。这批人将陆续进入老龄,政府理应偿还先前对红利的透支,为他们养老出份子钱。第二,自己理性安排。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应将其一生的总收入在生命周期的青年、中年和老年三个时期进行最佳配置,以实现总效用最大化,即在收入最高的中年期应为老年期作好储蓄,不能吃喝一空,顾头不顾尾。第三,企业尽责。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年金是补贴养老的一大支柱。我国在这方面尚属起步,需完善政策和员工配合。第四,子女反哺。生命周期第一期的成本多是由父母垫支的,当进入中年期后理应偿还父母养老。这是人伦纲常甚或法定义务,也符合经济学原理。至于社会热议的以房养老,需另文探述。
其次,如何养老。养老问题的核心是资金来源,有钱好办事。第一,就养老地点而言,以居家养老为宜。事实上,真到动弹不得瘫在床上,离挂在墙上也就不远了。由此衍生出第二点,就服务供给而言,以社区为主,这是开发利用社区熟人社会资源的最佳选择。第三,集中公寓养老,自可发挥规模效益,但得有先期投入和老人意愿。第四,至于社会力量参与的高品位宾馆式的商业化养老,那是人所共盼的幸福图景,但愿有更多的人有能力坐赏那片枫林霜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