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大火给古城保护的警醒
李妍//www.workercn.cn2014-01-15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受灾前的独克宗古城。CFP

“517驿站”受灾前的影像。受访者供图

1月13日,香格里拉大火发生后的第三天,当地群众在灾区清理现场。CFP

  素有“月光城”之称的云南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被一场大火烧成了一座“光城”:三分之二的古城被烧毁,除房屋、商铺、基础设施等受灾外,此次火灾还造成古城内部分文物、唐卡及其他文化艺术品被毁。

  事实上,古城遭遇大火绝非孤例。2013年3月,云南丽江古城突发火灾,烧毁民房107间;2013年4月,湖南凤凰古城发生大火,由于消防通道狭窄无法迅速扑救,一栋古房屋及其内酒吧被彻底烧毁;2013年10月,湖南洪江古商城清代古建筑“曾国藩兵服厂”旁一栋老民居突发大火,11户居民无家可归……

  古城接连发生火灾,指向的却几乎都是早已被预见的安全隐患:土木结构,建筑物耐火等级低,既无防火墙,又无防火间距,消火栓数量不足、布局不合理、压力不足,几乎所有建筑都没有安装消防设施,消防通道狭窄难以施救……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被大火毁损,同样逃不出相似的古城火灾“魔咒”。

  明知隐患,却无防范;早有预见,却无准备,这几乎成为古城火灾一再发生的共同肇因。香格里拉古城大火,无非是暴露出了这种面对安全隐患不作为、“重视开发轻视保护”的古城开发保护现状。当前,很多地方热衷于招商引资迎客上门,大搞古城开发,大兴土木,把有限的古城空间、建筑空间挤得密不透风。在商业化浪潮的过度侵袭下,游人如织,各类安全隐患也日益增加。古城开发带动了当地经济增长,但经营收入中有多少用在了古城、古建筑的保护上,又有多少用在了古城安全隐患的排查、排除上?

  有媒体调查发现,独克宗古城当地传统藏式建筑虽然用木料多,但救火也是有传统的,包括“砍柱子”“掀房顶”;还有建筑之间留有空间,在防火、防盗上起了很大的缓冲作用;再比如,以前独克宗古城临街的建筑都是一层,建筑之间形成的“层叠式结构”有利于救火,等等。

  然而,这些传统格局与智慧却在现代开发中被破坏殆尽。许多古城穿着传统的“外衣”,里面却全是现代的东西:一些地方把古城、古建筑的古代“躯壳”与现代使用功能“拧巴”在一起,造成很多不便甚至是安全隐患;很多古城的建筑空间被过度开发,一眼望去密不透风,毫无防火缓冲、救援空间。破坏传统格局,不尊重传统智慧,结果就是传统防火的老办法使不上劲儿,现代灭火方式也只能干着急。

  一场香格里拉大火,烧出古城过度开发、重利益轻保护的真问题。但愿这场大火能给所有的古城保护者以警醒,在增强忧患与责任意识,加强安全隐患排查的同时,更要充分尊重传统建筑格局、借鉴传统智慧。这既是传承古城传统的一部分,更是消除古城火灾“魔咒”的重要构成。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