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CFP
“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体面”一词格外引人注目。
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说到了农民的心坎上。长期以来,农民的职业属性长期被漠视,“农民”更多是一种有别于“城里人”的身份。近年来,得益于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连续稳定发力和统筹城乡发展,亿万农民的梦想开了花、结了果,他们中的很多人纷纷有了文化、致了富、进了城。随着传统的乡土中国大踏步走向现代社会,农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如破土的春笋,顽强向上生长。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顺应了农村社会发展的新步伐、农民追求更高质量生活的新期待。这也是我国“三农”发展的目标定位更上一层楼的生动体现。
但何为“体面职业”?农民的“体面”究竟是什么?有人说,种粮效益还是太低,希望更高的收入;有人说进城门槛太高,发展条件不平等;还有人说,能像城里人一样洗上澡、用上抽水马桶,留在农村也挺好……
在我国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私家车拥有量逾8500万辆的今天,也许有人认为,农民那些关于“体面”的要求应当不难解决。这种观点,很大程度上源于对“三农”发展任务的艰巨性认识不够。与世界先进国家水平比,与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需求比,我国的农业生产力、农村基础设施、农民发展能力仍然落后,全国还有14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有1.28亿贫困人口。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农民的物质利益和各项权利,需要得到切实保障。“留守之痛”能否得到纾解?如何防止“被上楼”现象?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如何化解?面对强拆、强征者的推土机,农户们的权益如何受到法律保护……这些现实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决定了农民幸福指数的高低。
体面从来都是实打实的。正如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的,“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这就意味着,有了红火的产业、美丽的家园、越来越鼓的腰包,有了各项权益的切实保障,对农民来说,“体面”才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词。
体面不体面,收入是关键。新西兰是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2012年当地农场职工平均年薪46346纽币,较全国平均工人收入高出5500纽币。在那里,农民是否体面就不成问题。在我国,农民如何提高收入,仅靠传统的每家每户“一亩三分地”是不行的。在目前农村人口多、人均耕地少的背景下,提升农业的产业化程度,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城镇化工作所必须承担的重任。
体面不体面,公平是根本。在目前城乡格局下,农民之所以不是职业而是身份,就在于公共服务的分配未能很好惠及这个庞大的群体,导致原本在资源上处于弱势的农村发展进一步被边缘化。
要让农民体面,必须改变现存某些制度的不合理性,破除制度的约束。要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实现城乡人口的自由流动;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实行城乡统一规划、公共设施统一布局、公共资源统一配置;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等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让农民也能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平待遇。
“三农”发展是爬坡,让农民过上体面的、有尊严的幸福生活是过坎。过坎和爬坡都是力气活儿,都得咬紧牙关、奋力登攀。让农民过上体面的生活,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根本上还是靠深化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推动转型增添农业进步动力,帮助农民增强致富能力,促进城乡一体化,提升新农村魅力。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拉长农业的短腿,补足农村的短板,成就农民的体面,希望的田野上就会不断生长梦想、收获幸福。(新闻观察员 杨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