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被列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提出要“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这一决策准确地抓住了妨碍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关键问题,回应了多年来人民群众的强烈呼声。
教育评价是一门科学,按评价性质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在实践中我们往往过多地使用终结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其中“升学考试”就是典型的终结性评价,是导致“应试教育”盛行、助长急功近利之风的重要原因。把考试作为主要升学依据,现在看来至少有三种危害。一是在教育目标上容易出现跟着考试大纲走,“考什么教什么”,使教育脱离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二是在教学实践中容易出现以“解题技巧”替代“科学内在逻辑”,以“知识点”的堆砌替代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使教育脱离了青少年成长发展规律,限制了学生的科学思维、批判思维和想象力、创新力。三是在教育管理上容易出现以中考成绩、高考成绩评价学校、校长、教师,甚至评价各级地方政府工作的趋向,使考试承受不应承受之责、学生承受不能承受之重。
《决定》提出了我国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目标任务,就是在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社会参与监督的体制下,探索实行“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和“学校依法自主招生”,服务于人人成才和人的终身发展。
《决定》以高考改革为重点,紧紧盯住了近年来高考存在的主要矛盾,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明确、有力度的改革措施。我把这些改革措施概括为“多、少、合、分”四个字。“多”就是考试与评价的维度、方法多,考试机会多。有全国统一高考、学业水平考试(高中会考)、综合评价、一年多考的社会化考试,还可以认可其他路径的学习成果进行学分转换,这样做使人们升学的路径多了,高校招生录取可参照的依据也多了。“少”就是减少全国统考的科目,有所为有所不为。减掉的科目去了哪里?可能把权力下放给地方或高校了,也可能采取其他方式进行评价了或者由别的相关评价内容替代了,但减掉不意味着不重要。保留少量的全国统考科目也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助于增强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的信度和效度,有助于评估和掌握各地高中阶段教育的基本情况。“合”就是文理合在一起,不再分文理科。这有助于学生们在高中阶段打好扎实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基础,更好地适应当今科学社会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有利于科学制定高中阶段教育目标和教育标准,拓宽考生高考报名志愿的选择面,增加考生发展机会,促进教育公平。“分”是指普通院校和职业院校依据各自教育特点分类考试和招生,以及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决定》中还涉及到了另外一个层面的“合”“分”关系,就是用“学分转换”制度将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的教育资源整合起来,拓宽终身学习通道。三大类教育有“分”有“合”,共同构建起我国终身教育体系。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各级学校正在研究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具体方案,我想有几个问题需要提请注意:
要增强改革的大局意识和整体意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也不能随波逐流盲从跟风,要围绕关键问题进行充分调查研究,集思广益,慎重决策。否则,就有可能老的做法“破”了,而新的制度“立”不起来,给教育发展带来损害。比如,关于减少全国统考科目问题,有人就非常担心被减掉的科目在教学中受到冲击,“不考则不学”、“少考就少学”,陷入“应试教育”泥潭,使教育教学质量出现新的滑坡。
要认真总结高考制度恢复30多年来我国考招制度改革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教训,妥善处理新旧政策的衔接和过渡,扎实推进考招制度改革。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为适应教育事业发展新情况、新要求,我国围绕考试招生所进行的改革探索从未间断,形成了目前在全国统一考试的基本框架下,部分省市分省命题、部分高校试行自主招生考试等相结合的考招模式,并且通过实施“3+X”方案、施行新课改高考方案等不断优化考试内容。《决定》对考招制度改革的部署,不是对原有考招制度的否定,而是新形势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们不要草率地放弃过去的做法和经验,不要轻易地改变比较成熟的体制机制和组织框架,切实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高等院校要做好准备,妥善应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挑战。一是关于教育分流问题。高中不再文理分科,意味着把教育分流的时间延迟到了高等教育阶段,那么是否应当考虑在新生进入大学之后尽早进行专业教育分流?是否会改变现在高校普遍施行的“宽口径”、“厚基础”、“大类招生”等教改做法?二是关于生源减少的问题。有数据表明2020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将是2008年的一半,未来几年参加高考的人数会有明显减少。这使得学生选择高校的机会加大而高校选择学生的余地变小,对大多数处于中下游的高校而言靠什么来吸引生源?三是关于高校考试招生诚信体系建设问题。高校在自主招生权力扩大的同时,还要尊重考生的正当权益,接收更为严格的社会监督,因此必须及早着手建立严谨、有效的考试招生诚信体系,维护好考试招生的公平和正义。
(作者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副书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