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公务员职业难易之辩
马庆钰//www.workercn.cn2014-04-04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CFP

  十八大过后一年多来,党和政府整顿吏治“踏石有印”,先后出台“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约法三章”等一系列强制性措施,为公务员行为套上“紧箍”;廉政反腐败行动“抓铁留痕”,“老虎”“苍蝇”一起打,一批大小领导干部落马;同时,大力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推进简政放权,取消和下放数百项行政审批事项,对腐败和寻租机会“釜底抽薪”。在上述规定、禁令和反腐高压态势下,公务员工作生活发生变化,工作要求提高,约束和监督更严,隐性利益减少,部分人开始产生“为官不易”“公务员不好当”的感叹,甚至有人动意要退出公职人员队伍。

  从“官好做”到“官难当”,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转换点,说明正党风、清官风、改作风的举措取得了积极效果,官员的特权受到了越来越多限制,寻租腐败空间受到了挤压。公务员作为权力群体,应该秉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宗旨和理念,但是在实际行使公共权力过程中存在着违背和不符之处。在不健康的组织氛围中,一些人说着好听的话,享受着特权,满足着私欲,同时少受监督和约束,所谓“中国官员好当”的错觉也就产生了。

  新一届中央领导走马上任后,明确提出要和不良官场文化和不正官风“说再见”,着力整治一些人习以为常的慵懒、特权、贪腐之风。一系列规范迎来送往、公务活动、公款开支、楼堂馆所等的禁令和廉政反腐行动,一直保持了高压态势。这显然对一些人长期形成的不健康当官思维和公职习惯形成了冲击,并在一些公务员中产生了“为官不易”的错觉。

  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小领导应当知道,今日之“公务员”和旧时代之“做官”其实有本质之别。严格说来“做官”是封建专制时代的产物,因为不是公共权力,所以才将“做官当老爷”视为当然,由此官场浊气逼人,为官腐败盛行就成必然。但在追求民主法治新时代,权力姓公不姓私,公权力的行使者叫做公务员。他们接受公共委托,花销公共税收,服务公共事务,满足公共需求。作为一个带有奉献性的工作,除了职业体面,受人尊重,工作稳定,预期安全外,并非发财致富之理想去处。

  但是上述“为官真谛”并非为所有人理解,公务员考试热持续高温不降就是证明。不仅历年报考人数都突破百万,就是在不少公务员开始发出“公务员不好当”感慨之后,“公考热”仍然居高不下,相比较其他行业就业的清冷淡薄,社会对党政机关就业表现出如此失常的情有独钟,不能不引人关注和深思。其中除了职业比较稳定和预期有保障外,旧官场风气中的“灰色收益”不能不说是很有分量的额外诱因。

  新一届中央领导出台针锋相对的制度措施,就是要对公务员职业“去魔脱魅”。如果有谁因为不堪规矩严格而主动放弃这个服务岗位,那绝对是一个天大好事,这只能说明中央端正党风和廉洁政风的措施得当有效,只能让我们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队伍更加干净,只能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更有好处,只能对执政党形象和政府公信力建设更加有利。留在这个队伍中的公务员,无论职位高低,都要形成职业自觉,即公务员职业令人青睐只能缘于它应有的行为世范和社会奉献和公共信任,而绝非来自于它不应该的权力便利和特权享受。随着今后公职人员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需要克服各种诱惑和压力,习惯在常规约束和监督下工作和生活,让这个职业真正回归廉洁奉公的公仆本位。

  (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