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不能撒谎”“要说到做到”……这些与诚信直接相关的告诫,几乎是我们家庭教育的第一课,也是学校教育的必修课。古往今来,岁月迁流不息,沧海可成桑田,而诚信却始终是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一个共同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诚信,我们的社会呼唤诚信。
在我国传统乡土社会,人们因熟悉而信任,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如是说。在某一地域,人们生于斯、死于斯,人与人之间保持着持久的互相依赖关系和密切的内部联系,熟悉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是每个人生存和生活的必要条件,人一生都离不开它们。在这样的“熟人社会”中,人们自然而然地表现出诚信,很少有谁敢食言、失信。因为一个人不讲诚信所遭受的损失要远大于其所得到的收益:他会被“熟人”们疏远、唾弃,无颜在当地立足,无法继续正常工作和生活。可以说,在传统社会,“熟人”关系成为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的中介,敦促着每个人必须讲诚信。也正因为如此,我国古人十分重视诚信,把“信”与“仁、义、礼、智”一起作为基本道德规范,强调“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人无信不立”。历史上,讲诚信、重信誉的故事和例子不胜枚举,“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童叟无欺”等说法广为流传。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我国已经从传统的“熟人社会”转向现代的“陌生人社会”,从小农经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许多城镇,外来人口与当地居民杂居共处,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不再局限于“熟人”范围,经济社会交往常在“陌生人”之间进行:邻居可能从来没有打过招呼、买卖可以跨越时空完成、公共救助电话的另一端几乎可以肯定是一个陌生人的声音……传统社会中作为人们之间互信中介的“熟人”关系,在现代的“陌生人社会”已被大大削弱。那么,在“陌生人社会”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还要不要讲诚信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又该如何促使人们讲诚信呢?
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200多年前就通过洞察人性,道出了市场经济的道德本质——市场经济应该是讲道德的经济,没有诚信等基本道德规范,市场经济就寸步难行。这已为历史事实所证明,也为我国实践所证明。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大凡能够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在复杂生活环境中取得成功的,不论是“海尔”这样的名牌企业还是“油条哥”这样的小商小贩,无一不高度重视顾客的口碑,把诚信和信誉视为生命。这就告诉我们:诚信就像一张“名片”,展示着我们的品质和风貌,决定着他人对我们的印象和认知,影响着他人与我们的交往意愿和深度;无论从商还是从政,不管为学还是为人,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擦亮自己的诚信“名片”。
令人遗憾的是,当今因利益驱动而失信的人并不鲜见,欺诈、失信行为屡屡发生。比如,人际交往中的坑蒙拐骗,食品药品的假冒伪劣,经济行为中的骗税、逃税、恶意欠费,学术圈里的论文抄袭、造假……这些有违诚信的事件让人们感到惶恐、不安和愤慨,也从反面凸显了讲诚信在现代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让讲诚信在全社会成为价值共识,不仅要敦促人们维护和擦亮自己的诚信“名片”,而且要让人们通过这张“名片”认清“老赖”们的真实面目;不仅要大力宣扬和褒奖诚信美德和诚信行为,而且要严厉谴责和惩处失信行为。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采集、整理、保存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组织和个人的信用信息,并提供给信息使用者,让失信者暴露于阳光之下,让“老赖”们在经济社会生活中无颜立足,为自己的失信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进而改掉失信毛病、养成诚信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