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保障百姓幸福生活
//www.workercn.cn2014-07-29来源:吉林日报
分享到:更多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党的执政之基、命脉血脉和力量源泉。自古以来,心系民情顺民意,一个朝代才根基坚实,长远稳固;心怀民忧恤民生,一个国家才能繁荣振兴、享乐太平。“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松原市和全省各地一样,吹响了新一轮改革的号角,而民生领域改革最受期盼。松原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推出一系列惠民利民政策措施,共66个民生项目,涉及就业促进和社会保障等诸多领域。旨在造福民生的各项改革大刀阔斧,民众翘首以盼、欢欣鼓舞。

  着力改善民生,顺应人民期待。倾听百姓心声,关注民情解民忧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前提和基础。松原市委、市政府时刻关注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及时发现百姓生活中的突出矛盾,使民生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政策措施真正体现了“想群众之所想,急民众之所急”。不断改善城镇人居环境,努力实现搬离“棚户区”、住进“暖房子”、喝上“放心水”、走出“泥泞路”、托起“弃管楼”、安置“遗留户”。在解决群众最现实、最迫切问题的同时,市委、市政府着眼长远,着眼全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这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大计。让百姓的钱袋鼓起来,幸福生活才能得到切实保障。

  着力改善民生,回应时代诉求。按照马斯洛的理论,人类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5类。改善民生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衣食住行等生理满足上,更应关注民众对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向往。松原市正在进行的农村“文化小广场”建设,进一步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有利于改变农村文化缺失的现状,在推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提高农民的精神素养。时代发展要求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文化建设。改善民生要紧跟时代步伐,顺大势、推新举。

  推进民生改革,汇聚力量促和谐。推进民生事业改革,要与人民心心相印,反映群众意愿,但改善民生也要紧紧依靠人民,集中群众智慧,汇聚人民力量。群众路线是战胜困难的法宝,只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肩并肩、心连心,才能在民生事业改革的征程上,披荆斩棘勇向前,协力同心促发展。

  推进民生改革,力求惠民谋福祉。检验民生事业改革的成果,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就是“度量衡”。必须真正将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全力提高民众的幸福指数。在不遗余力抓好民生工作的同时,也应懂得,改善民生必须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切莫心急,要把好事做实,把实事做好。否则人民不满意、不认同,再多的民生工程也将失去意义。推进民生事业发展只有经过人民的检验,才算真正做到功成愿遂。

  实现“转型发展,富民强市,建设幸福松原”,改善民生是关键。为民谋福祉,全力解民忧,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面发展才会永葆生机。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