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开发区不应成安全监管的“盲区”
郭振纲//www.workercn.cn2014-11-05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不能为了让驻区企业“舒心”而让公众“闹心”,不能为了当下的“红利”而给后代留下“欠债”。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开发区更应该成为守法经营的典范。只有将漠视安全生产行为驱逐出开发区,开发区才能真正打造成经济发展的领头羊、规范发展的示范区。

  据《人民日报》11月3日报道,今年8月,国家安监总局派出6个暗查组,分赴湖北、浙江、辽宁等6个省33个开发区暗访暗查。暗访结论令人担忧:一些开发区企业整体安全管理水平偏低,各类隐患举目可见、随手可抓,成为隐患聚集区。

  开发区,企业规模大、生产工艺先进,是地方经济的发展引擎,对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少开发区是当地政府的“宠儿”,被赋予多种光环。然而,这些经济高地中有的却逐渐成为安全事故的高发地带,让我们看到了隐藏在开发区光环下的另一面。

  开发区的魅力和吸引力,多体现在开发区具有的独特优势。具体而言,就是开发区具有其他地方不具有的特殊政策,比如,产业发展集聚,税收土地优惠,特事特办等便捷服务。不少开发区在很短的时间内焕发出巨大的创造力,形成了特殊的财富积聚效应,在为一些企业提供致富机会和场所的同时,也为一些地方提供了稳定的税收来源和就业机会,显示出发展的勃勃生机。

  伴随着开发区欣欣向荣的发展,少数开发区“先天不足”的问题开始暴露出来。一些开发区规划的发展项目没有落实到位,入驻开发区的企业和产业与设立开发区的初衷存在错位;有些开发区没有引来“金凤凰”,而是引进了不少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三高”企业,特别是一些西部地区的开发区甚至成了落后产业的消纳地;一些园区企业安全生产隐患突出,逃避监管现象严重,大有成为安全监管盲区、“特区”之势。

  凡是存在安全生产违法违规现象的开发区,多与园区定位不准确、地方政府发展心切、过分追求GDP有关。在急于求成的发展理念的驱使下,一些开发区不加选择地引进企业和项目,突破法律规定给予开发区特殊权限,加之监管部门的监管流于形式,一些企业自恃有地方政府的保护无视安全生产,甚至公然违法违规生产。

  开发区是为了加快地方发展、寻求体制机制创新而设立的先行先试区,绝不能成为安全生产监管的盲区、“特区”。有关方面在大力扶持开发区发展的同时,不能让开发区成为安全监管的特殊区域。安监部门的暗查结论给所有设立开发区的地方政府、开发区管理机构提了醒,敲了警钟,不能为了让驻区企业“舒心”而让公众“闹心”,不能为了当下的“红利”而给后代留下“欠债”。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开发区更应该成为守法经营的典范。只有将漠视安全生产行为驱逐出开发区,开发区才能真正打造成经济发展的领头羊、规范发展的示范区。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