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儒学的现代重构(附照片)
——夏乃儒在文庙“与孔子对话”学术讲堂上的讲演
//www.workercn.cn2014-03-10来源:文汇报
分享到:更多

  

  第二、儒学的道德观念系统。

  儒学的道德概念非常丰富。表现为对上的有:忠、孝、恭敬;对下的有:宽、厚、慈、惠;表现为左右的有:恕、信、义、敦、睦;还有范围较宽泛的有:智、勇、敏、让、廉、耻等。这些道德概念都有一个共同的德性基础——仁,所以仁被称之为总德目。儒学创始人有时以仁与某德目并举,以彰显其重要性。如仁智并举,智仁勇并举。《论语·子罕》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后《中庸》又概称三者为“三达德”。有时孔子还并举几个具体德目来解释总德目的。如孔子说恭、宽、信、敏、惠,“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论语·阳货》)。

  儒家论述的德目如此众多,各德目的内涵以及相互的关联性,都值得后世人细细梳理和阐释。可是概念繁多,总难以一时使百姓弄懂,即使是士人也得花时琢磨。于是各时代都有选择重要德目加以着力阐释的需要。上述智仁勇“三达德”出现已见端倪。孟子说“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尽心》上),此四者被称为“四德”。汉代董仲舒又根据战国“五行”说,把“仁义礼智信”定为“五常”,即五种基本道德原则。这四德说或五常说,一直沿袭到唐宋以至更长时期。不过在明清时期,有人把“孝悌忠信”和《管子》中的“礼义廉耻”四维联结起来,合称“八德”。更有些通俗文史读物,宣扬“忠孝节义”四德,在民间影响颇大。可见不同历史时期,对儒学道德观念系统的构建,突出什么,宣扬什么,都受到当时思想家的高度重视。

  应该注意到,儒学还有些道德观念并没有受到以往思想家的重视。譬如“公”与“正”观念。它们既是社会政治经济方面的概念,也是社会道德的原则。孔子的公正观,至少包涵三个方面内容:一是执政公正,所谓“敏则有功,公则说(悦)”(《论语·尧曰》),“政者,正也”(《论语·颜渊》)。二是分配公正,所谓“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左传·哀十一年》)。三是教育公正,即是“有教无类”。三者都蕴含着对执政、从教者道德要求。近代梁启超区分公德与私德,有新意,但是认为传统伦理仅重私德而不重公德,则非公允之见。儒家强调从政者要敬业、忠诚、诚信、廉洁,即是公德的要求。儒家“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意识,更是公德精神的高度体现。

  重构儒学的道德观念系统,不单是从儒学资源中发掘,更要倾听社会的呼声。近日的全国道德模范的表彰活动,就是很好的例证。这批道德模范有五个类型:关爱他人、助人为乐、体现一个“仁”字;见义勇为、勇于担当,体现一个“勇”字;以诚待人、守信践诺,体现了“诚”与“信”;敬业奉献、勤勉做事,体现了“敬”与“勤”;孝老爱亲、血脉相依,体现了“孝”与“慈”。加起来共八个字:仁、勇、诚、信、敬、勤、孝、慈,构成了新的八德。再加上当今社会上呼声强烈的“公”与“廉”,这十个方面是否可供重构者参考?

  第三、儒家的道德践履系统。

  我们在论述儒学的道德概念时,很难严格区分哪些属德性范畴,哪些归德行范畴。每一个德性概念,同时兼有德行的含义。譬如要讲清“孝”的基本内涵,必然要涉及养老、敬老的孝行。可是不能由此得出,无须单列儒家的道德践履系统。相反,儒学在二千多年中有如此强的生命力,就得益于它的践履系统。下面分述其要点:

  (一)知行统一的“力行”原则。孔子重视“知”,并论“仁知”,后人更合“知、仁、勇”为“三达德”。“知”是人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最终落实到“行”,并应“笃行之”(《中庸》),因为“知之不若行之”(《荀子·儒效》)。做到知行统一是最重要的,荀子说:“口能言之,身能行也,国宝也。”(《荀子·大略》)近在郭店出土的楚简《缁衣》篇也说:“可言不可行,君子弗言;可行不可言,君子弗行”,“言从行之,则行不可逆”。可见儒家所强调的“力行”原则,并不是盲目的实践,而是知行统一基础上的力行。

  (二)慎独与审察。“慎独”是《大学》和《中庸》都推崇的道德践履概念。在“人之所不见”的独处之境,能够自觉地坚持道德原则,这更能显出、考验一个人的品德是否高尚。儒家认为在隐微之中,更应戒惧,有惊畏之心,“当实用其力,而禁止其自欺”(朱熹《大学章句》)。可是在现实中慎独之正人君子有,但不多见。因为光靠内省,“自欺”之心是禁不住的,必须还要有外界的督察。孔子曾提出:“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为政》)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考察次序。孔子还谈到即使是众人所云,也得细察:“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慎独与督察,二者不可偏废。现在来看督察还必须形成制度。

  (三)“择善而从”、“见贤思齐”与“直道而行”。道德实践有其特殊性,不是认识了,即可付诸实施,而往往受到旁人的影响。常因别人如何、众人如何而改变初衷的。孔子认为对于旁人的言行,应该“择其善者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遇见贤者,要以其为榜样,“见贤思齐”努力去实践。只有这样不断地“择善而从”、“见贤思齐”,才能达到无论那有道无道都“无所私曲”的“直道而行”(《论语·卫灵公》)。

  (四)“推己及人”。儒家认为在道德实践中,不仅别人会影响自己,自己的实践也会影响别人。推己及人,说的即是在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时,并旁及到他人。推己及人有两条原则: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另一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则达人”(《论语·雍也》)。

  (五)“自强不息”提升人生境界。儒家重视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人的道德境界。道德境界可以有高下之分。人的善的品质是一个发育过程。孔孟在不同场合讲境界,提到“圣人”、“成人”、“成仁”,再有后儒所推崇的“三不朽”等境界。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各有何现代价值,亟需我们进行重新阐释。

  第四、儒学的经典系统。

  儒学经典是儒家理论之根基,教化之大本,传承之凭借。研究儒学的现代重构与发展,不得不关注它的经典系统的建设。

  儒学经典系统既是相对固定的,又是变动的。说它是固定的,因为二千多年来遵循着“五经”的系统。孔子以《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教育弟子。孔子后六经变五经,那是因经秦火《乐经》失传之故。说它是变动的,那是指它在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小不等的变动。一是排列次序的变动。《汉书·艺文志》把《易》列为群经之首。二是古文经出现后的震动。自汉代孔壁古文经出现后,对古文经的真伪、地位、经文意义的长期争论。三是增经的变动。汉魏时,在《易》、《书》、《诗》外,分《礼》为三(《仪礼》、《周礼》、《礼记》),分《春秋》为三传(《公羊传》、《穀梁传》、《左氏传》),共为九经。以后又升《孝经》、《论语》、《尔雅》为经,合为十二经。宋时《孟子》又升格为经,合为十三经。四是重“四书”轻“五经”的变动。朱熹竭毕生精力注释语孟学庸四书,认为“语孟工夫少,得益多,六经工夫多,得益少”。从此四书置于前,五经置于后。这次变动对儒学的发展、传播,影响深远。

  新世纪来临之际,随着战国楚简的不断出土、发现,引起了海内外众多研究者的兴趣和重视,开始掀起一股重新研究儒学经典系统的热潮。最近读到郭沂著的《五经七典——当代儒学范式的核心经典系统》,很受启发,值得在此基础上深入讨论研究。郭沂提出新编七典为:《广论语》、《子思子》、《公孙尼子》、《性自命出》、《内业》、《孟子》和《荀子》。这确是项关于先秦儒家经典的基础性工程。其中《广论语》、《子思子》的资料考订工作已比较成熟。但是总体上说,这是项耗时的工程。不妨学学朱熹的路子,在整理“经”的同时,花点力量选编类似四书的“书”。

  这里,我不揣浅陋初步设想选编六书的方案。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是我们把握儒学核心价值范畴系统、道德观念系统以及道德践履系统的最基本的教材。它们在中国儒学史上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对四书的注释,现代人理应在前人的基础上,做得更精确、更富有时代性。可是胡乱剪裁、随意杜撰的“新释”也并不少见。对于朱熹的四书集注,我们可以不赞同他的绝对自信:“添一字不得,减一字不得。”正如郭齐勇教授所说:“以朱子的学养与智慧,他精雕细刻、苦心斟酌四十余年的这部书,是不可以随意轻忽的。”

  除“四书”外,拙意还可增选二书:一是《易系辞传》。有上下两篇。现较多学者认为是孔子所作,或是孔子所述,其弟子所记。《周易》古经原为卜筮之书,而《系辞传》对古经的意义、原理、功用、起源作了全面的解释,充满了作者的哲学智慧。儒家的宇宙观,核心范畴“道”,以及辩证思想都有充分的体现。

  二是《广学记》。收《学记》与《劝学》。《学记》为《礼记》中的一篇。《劝学》为荀子所作。二者均为我国教育史上的名篇。反映了我国重视教育的悠久历史,也体现了在古代社会转型期思想家呼吁重视学习的重要性。

1 2 共2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