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重建斯文
//www.workercn.cn2014-05-14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我们究竟应当怎样理解“大国”之为“大”呢,其与文明、文化之“文”是什么关系?

  彭国翔

  改革开放迄今,中国的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与之相应,中国的军事发展在国际上也不容忽视,甚至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之一。晚清以来中国人一直追求的“富强”,在一定意义和程度上,可以说已经实现了。于是,近年来“大国崛起”一词为国人津津乐道。在“众口喧腾”之下,中国作为“大国”的崛起,似乎已然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这一点如今似乎已成定论而不再成为一个“议题”。可是,中国真的“崛起”为一个“大国”了吗?我们究竟应当怎样理解“大国”之为“大”呢?

  “大国”之为“大”,“富”和“强”之外,还应有“文”

  中国有足够大的地理面积,有世界首屈一指的人口。如今,再加上经济和军事这“富”与“强”,大之为大,似乎毫无疑问。但是,如果大国之“大”更多地应该被理解为“伟大”之“大”(great),而不仅仅是“强大”之“大”(big and powerful),那么,在土地之“广”、人口之“众”、经济之“富强”以外,是否还有其它重要的因素应该包含在内呢?

  历史上的中国,一直都被世界上的他国视为“大国”。甚至到了晚清,中国由于军事上的不断失败,由“强”变“弱”,割地赔款,相应地由“富”转“贫”,中国一时间在世界上也仍未丧失其大国的地位。何以如此?因为在历史上,中国之“大”,或者说在世界上其它民族心目中的“伟大”,从来依靠的都不仅仅是土地之“广”、人口之“众”、经济之“富”以及军事之“强”。除了这些因素之外,还有极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文化与文明之“文”。

  这里所谓文化与文明之“文”,指的更是精神方面的造诣,即人文修养、人文关怀、弘扬正义、为了人的尊严。一个缺乏人文教养的民族,很难在物质方面取得灿烂与辉煌的文明。历史上,中国之为“大”国(伟大之国)、“中”国(天下中央之国),靠得主要都不是武力与财富的征服。反过来,即使中国一度为异族武力征服,最终的结果,也还是异族建立的政权被中国传统文化“斯文”之“大”所“化”。所谓异族,也都在这种“大而化之”的过程中,逐渐融合成为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一句话,历史上中国之所以被视为“大国”,更多地是由于中国在文明程度上备受世人瞩目的高度成就。

  “伟大”之“大”,当然不能只讲“文”,置“富”和“强”于不顾。“落后就要挨打”这个简单的道理,国人自晚清以来早已因切肤之痛而有了深刻的“体知”。也正因此,自那时起,“寻求富强”就一直成为中国有识之士追求的目标。但是,如果只把“富”和“强”作为大国之“大”的唯一内涵,忘掉了大国之“大”还应有“文”这个重要的方面,就不能不说是“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了。如今,中国已经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富强”,在此情况下,中国要想真正在世界上建立一个“伟大”之“大国”的地位,而不仅仅是作为财富和武力意义上的“超级大国”,就尤其不能不认真思考如何重建中国文化与文明的“斯文”这一问题。

  为什么在“富强”之外还要强调“斯文”

  之所以“重建”,是因为 “斯文”已经不再。晚清以来,在日益强化的激进反传统主义潮流冲击之下,以“仁义礼智信”为代表的“斯文”,不断“扫地”,到了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在神州大地几乎被铲除殆尽。然而,“西天取经”的结果,并未实现国人尤其知识人所向往的“大同”世界。只有在检讨“极左”思潮,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才重新步入正轨,逐步达到了“小康”之境。而在渐趋“富强”的同时,国人缺乏“斯文”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日益严重。种种“无礼”的行为,部分国人或许已经司空见惯,但在海内外文明国度看来,未免触目惊心。举个例子。我曾经分别在2004年和2008年和家人一道游览过美国加州的 Disney Land以及佛州的 Disney World,两处游客都很多。在晚间放烟花的节目之后,曲终人散,大家都很自觉地将废弃物丢入垃圾桶(往往还是分类的),并未见到满地垃圾的现象。而2010年我和家人游览香港的迪斯尼,适逢众多大陆来的游客。同样是晚间烟火之后,曲终人散,满地的废纸、塑料袋、饮料瓶和易拉罐等等,几乎处处皆是。如此实例,举不胜举。回想历史上以“礼仪之邦”著称的中国,如今竟至于此,身为中国人,如何能不汗颜呢?

  为什么在“富强”之外还要强调“斯文”?因为只有“富强”,可以让人“畏惧”,但不能使人“敬重”,更遑论“喜爱”了。中国只有在“金钱”和“武力”之外更有“礼义”,重新成为一个“礼仪之邦”,才能真正作为一个“崛起”了的“伟大”国家屹立于世界。所到之处,只有“富而好礼”、 “威而不猛”, 中国人才能让人心悦诚服,由衷地欣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依我之见,重建“斯文”,是中国“大国崛起”的当务之急。

  这一点,并非我的先知先觉。改革开放以来,相信海内外很多有识之士对此都有不同程度的意识。事实上,如今的“复兴儒学”、“国学热”的现象,绝非偶然。其间虽然泥沙俱下,却也不能不说,长期的“斯文扫地”已然令广大的国人或多或少感受到了“文化教养”与“人文价值”的必要和急需。熟悉中国历史的话,我们就会发现,有趣得很,在当时那个“礼坏乐崩”的世界,孔子念兹在兹的,恰如今日,也正是要重建“斯文”。每当面临生命危险的时刻,他之所以能够临危不惧,也正是他坚信自己负有“弘道”的使命,而上天终究是不会“将丧斯文”的。

  “昌明国故”、“融汇新知”, 才能让中国“斯文”

  中国如今的“富强”,其实不乏隐患。如何实现“藏富于民”的“富”而避免“为富不仁”的“富”?如何实现“国富民强”的“强”而避免“霸道”之下的“强梁”之“强”?作为大国崛起当务之急所要重建的“斯文”,应当是怎样一种“斯文”呢?我们又当如何重建?这些彼此密切相关的问题极为复杂,我只能略谈及。

  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都不能脱离固有的文化传统。中华民族有着人类历史上最为悠久且从未中断的文化传统,对于这样一个民族来说,就更是如此了。试图通过彻底反对并抛弃自己的文化传统而“再造文明”, 从“观念的灾害” 演变成“历史的浩劫”,早已证明此路不通。因此,回归并认同自己的传统,实在是理有固然,势所必至的。

  不过,孔子当初面对“周文疲敝”要重建斯文,并不是要简单地恢复“周礼”。同样,如今我们要重建斯文,再创中华文明的辉煌,也不应该被简单地理解为要重建一个“儒教中国”。“因革损益”本来就是孔子面对儒学之“变”而提出的一个基本原则。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儒学之所以始终是一个活生生的传统,就在于她能够一方面保持开放,不断吸收其它的思想传统。传统文化也并非能囊括今日“斯文”之一切。因此,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分,对于目前我们所当重建的“斯文”,都是值得吸收的资源。

  因此,对于“斯文”,我们首先得有恰当的了解,然后才能结合其它“文明”与“文化”的传统,如此方能“昌明国故”、“融汇新知”, 实现中国“斯文”传统的综合创新。否则,在中西既有相通又有不同的价值系统之间,势必两头落空,重建斯文,也就无从谈起了。

  总之,一个真正“伟大”的国家,必然是在“富强”之外,还要有“斯文”。只有实现了“人文与理性”、“公平与正义”,才会有“斯文”。只有一个“斯文”的国家,才会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人民才能真正过上“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

  (作者为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文化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