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任何一门艺术,不观照现实,不与大众审美共振,都将被人民淘汰,只有多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实功,才能创作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中国歌剧
中国歌剧哪儿去了?今日中国歌剧向何处去?这是艺术界颇为关切的一个大问题。剖析一下中国歌剧发展初期的《岳飞》,我们或许会从中得到启示。
《岳飞》是王泊生编剧、作曲、导演的7幕12场歌剧,1935年5月在山东省立剧院上演。在国难当头的彼时中国,该剧公演后各界反响强烈。不久,日寇入侵,剧院南迁,沿途又演出百余场,场场座无虚席。不论从票房收入、现实影响力看,还是从主流价值观的输出考量,《岳飞》无疑都是成功的。在那样一个年代,一部借由西洋样式呈现的剧目,为什么会受到如此追捧?从题材上看,它讲述的宋代爱国将领岳飞带领岳家军奋力抗金的故事,与当时中国山河破碎的情境相似,自然契合了当时广大民众抗日救国的情感需求。从艺术手法上看,它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的土壤,采用类似昆曲唱腔的曲调谱写,乐队是以民族乐器为主体的中西混合编制。当时的广告称这部歌剧为“熔冶皮黄、昆曲、杂剧、话剧以及中西音乐、布景、服饰、光影、道具、歌舞于一炉”的“新歌剧”。
《岳飞》之后,中国歌剧创造了《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等一批脍炙人口的剧目,塑造了一群中国大众耳熟能详的艺术形象,进一步诠释了歌剧在中国大众化的可行性。
反观今日中国歌剧,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尴尬的局面:新剧目的数量成倍增长,剧场观众却在大量流失。虽然我们建立了一批专门排演中国歌剧的剧院,如中国歌剧舞剧院、国家大剧院,也建立了自己的歌剧创作、演出体系,但其展演效果和社会影响都不尽如人意。歌剧似乎正在淡出大众的视野。
中国歌剧之式微应归咎于演出环境恶化,还是要排查一下自身机能?如何重拾中国歌剧的昔日辉煌,让它重新进入寻常百姓的生活、走上大众化之路?
以今日之目光分析《岳飞》等歌剧大众化成功的原因,剧本的民族化和本土化是关键。但若从传播与接受、推广与运营的角度分析,当有新解。一是当时人们的闲暇时间较多而娱乐方式相对贫乏,造成了观众流在时间、空间上分布的相对稳定;二是当时传播渠道极少与对信息饥渴同在的状况,导致人们对承载着较大文化信息的新剧本充满期待。如此思考,对于今日中国歌剧才具有现实意义。
首先是歌剧内容要符合时代潮流,反映人民心声。任何一门艺术,当它不观照现实、不与大众审美共振,都将被人民淘汰。《岳飞》成功,主要原因在其文本内容,对现实观照的深切击中了观众的心,让观众忽略了样式上的不适。发展中国歌剧,必须少端脱离时代、脱离生活、脱离群众的姿态,多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实功,创作富有时代精神和生活气息、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
其次要实现表现手段大融合。要充分利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及传统戏曲的资源,合理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技法,洋为中用,中西合璧。以中国的音乐、中国的语言讲述中国的故事,演绎中国人的生活与情感,准确体现中国的文化精神,才会抓住中国观众的心。
以上“内容为王”指向作品本身,那么,“渠道为王”,则是探讨如何把歌剧人的目光投向剧团、剧场以外。
一则,剧种借势融合。东北二人转和山东吕剧有着不同的命运,前者由于电视这种大众传媒的传播已为中国大众熟知,后者虽然也曾有过辉煌剧目,也拥有过大众的喜爱,但由于没有自己的或与其它剧种结合的大明星,没有与大众传媒结缘,再加之没有更多优秀作品问世,以至如今鲜有人知。剧种相互植入,相互借势,比如相声与京剧、声乐等交叉,早有先例,多有所得。
二则,突破话语瓶颈。歌剧属于高雅艺术,有它独有的话语体系,这虽是歌剧人引以为豪的理由,然而也必定是歌剧大众化道路上挥之不去的负累。歌剧大众化必须直面的是:如何化专业为通俗,普及歌剧这门高雅艺术。其一,与大众传媒结合势在必行。比如,可以通过全国青歌赛普及歌剧知识,使人们了解并喜爱歌剧。其二,进一步加强面向大众的推广普及。近年来,诸如国家大剧院“歌剧爱好者沙龙”这样的主题活动渐次展开,纷纷进入校园和社区,这对于提高大众对歌剧艺术的认知度和认同感,无疑是十分有益的举措。
三则,打破剧场范式。如今,时间与空间都碎片化,观众去哪儿了?昔日剧场今安在?我们不是要去强行破坏大家对剧场的感觉,而是要面对现实,争取受众。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报告,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而且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从这个意义上说,最大的剧场可能在网上,而不是实体剧场。前几年有人说相声这种样式面临死亡,但我们今天在网上搜索一下,会发现许多相声演员都有庞大的粉丝群,一些年轻网友甚至表示每天都得听着相声入睡。网上火爆的这些相声演员,在实体剧场也很受欢迎。重视网络不是要灭绝传统剧场,而是给传统实体剧场指出一条柳暗花明之路。随着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大和网站对自身利益保护机制的完善,付费观看电影,已慢慢为国人接受。相信歌剧只要用优秀的作品和网站合作,也一定可以打造“网上歌剧院”,实现在实体剧院传播和网络传播的“两个效益”。
四则,打造“三名”团队,即属于歌剧的名作家、名演员和名作品。精品,要有名家、名角创造,更要有精干的营销团队利用新媒体推广,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再加“名推手”一条也未尝不可。
当我们回首历史,思考中国歌剧发展初期《岳飞》的成功,再环顾当下整个社会对于文化发展的战略需求,可以预期,中国歌剧只要牢牢把握天时地利人和,实现它的大众化应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