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现在城市里的很多孩子,从上幼儿园,到小学、初中和高中,他们的生活鲜有蓝天、白云、草地和沙滩;少有开朗的笑声、小径的奔跑和无拘无束的玩耍。上课时间,在课堂;放学时间,做作业;周末或放假时间,上各种辅导班……孩子们就是一部“累不死”的学习机器,除了学习,几乎什么都没有——他们成长的过程中,眼睛里没有五彩斑斓的颜色,没有自己五花八门的喜好,更没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和天真烂漫的憧憬。
一句话,孩子们的脑袋,长在爸妈的颈项上——孩子们所有的思想与行为安排,都由父母管控,如同木偶般,被一种叫“爱”的名义裹挟下,忽略了童年和青少年的那些美好灿烂的光景。
某名校的校长在一次家长会上,铿锵有力地讲:“现在我们绝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不成器,孩子会失去未来,也会输掉你一家的希望,你们一生的打拼,都会付之东流……”校长的这番话,语重心长,引发不少家长的共鸣。为了不输掉孩子的未来、家庭的希望,不管孩子是否一块学习的材料,都要努力“锤炼”,指望“百炼成钢”——学习成绩好的,要更好;学习不好的,就拿钱猛砸培训班,指望上培训班能创造神奇。
知识很重要,但那不是孩子素质的全部。上好大学很重要,但那不是一个人生命的全部。“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学习成绩的好坏,上的是否名校,难言就是决定一个人未来的“定海神针”。换个角度讲,一个人用牺牲童年、青少年的美好时光换取一张名校毕业证,这笔“买卖”未必划算。退一步讲,假如孩子不是学习那块“料”,那么,他能健康、快快乐乐度过每一天,长大成人后干点自己喜欢的工作,虽然人生平凡,但也照样活得有滋有味,灿烂如花。一些名牌大学生,毕业后一事无成的,也绝非少数。
中国的孩子很好学,而且“虎妈狼爹”也不少。但是,培养的孩子多是“知道分子”,却不是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知识分子。“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钱学森之问”至今无解,就在于孩子们从小鲜有因为个人爱好和兴趣而学习,而是为父母而学习,为老师而考试,为光宗耀祖而拼搏。
或许有不少家长忿忿不平,动辄鸣冤叫屈,口口声声这都是为了孩子好。其实呢?真正的关爱是尊重,是让孩子“自然”生长,让其在每一个年龄阶段,都有特定年龄阶段的颜色。孩子们的脑袋长在爸妈颈项上,沦为学习的机器,不过是父母自私的需要——家长和别人比孩子,让孩子给自己装面子,让孩子去圆自己不能实现的名牌大学梦、好的工作梦……家长让孩子学习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太多的自私与功利。只是,自己不自觉,抑或是不敢正视和面对而已。
当年,鲁迅曾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于今,孩子需要从“学海”中拯救,家长畸形的学习观,何尝不需拯救?
一位在国外生活多年的学者撰文称:在外国,他感受最深的是,那里的孩子们眼睛很清澈,每天面带笑容,轻松开心地玩耍和学习,没有负担,没有劳累……但在中国,一个可怜的孩子,早起晚睡,像忍辱负重的一头牛,背负沉重的书包,戴着小眼镜,面色凝重,心事重重地每天奔学校、奔辅导班,其景其情,令人悲伤。我们的教育,真的应该反思,否则这种教育得不偿失,对孩子是一种莫大的戕害。
(作者系山东文化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