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全面深化与东盟旅游合作
//www.workercn.cn2014-02-25来源:广西日报
分享到:更多

  

  杨 鹏

  旅游业是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综合性产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显著特征。广西与东盟地缘相近、人文相亲,与东盟开展旅游合作具有地理、资源、人文等优势。全面深化与东盟国家的旅游合作,是我区打造旅游强区的重要举措,也是助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重要战略。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出台吸引东盟国家投资旅游业的相关政策,鼓励广西旅游企业及相关企业“走出去”,到东盟国家进行旅游投资,并给予贴息贷款。鼓励企业投资航空旅游、海上旅游和登山、潜水等运动旅游及养生健康等新兴旅游业态项目。鼓励支持各类企业投资建设大型旅游购物场所。实行入境旅游总代理制度,鼓励国际旅行社加强境外促销。

  创新旅游合作机制。在中国-东盟层面探索成立区域性旅游协调机构,实行落地签证或制定统一的中国-东盟国际文化旅游政策。互设或增设旅游办事处,若条件具备,可由广西政府部门牵头联合旅游部门在适合的国家成立旅游办事处。深化跨国旅游行业整合,通过相互参股、合资、合作开发和委托经营、联合促销等方式对旅游资源进行优化组合,探索组建集旅游景区、旅行社、宾馆饭店、交通购物、娱乐为一体的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大型旅游集团。

  加强旅游市场宣传营销。加大旅游广告投放力度,摄制高水平的专题宣传片在东盟国家主流电视媒体播放。利用官方网站、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推介广西旅游,利用机场、高速公路、火车站等户外广告开展形象宣传,定期举办各类旅游宣传活动,利用各类论坛、研讨会、赛事等扩大宣传。积极参加国家旅游局的宣传促销活动,联合越南等国家举办中国-东盟旅游品牌传播论坛。加快搭建中国-东盟一体化旅游信息平台,实现旅游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络预订和网上支付功能。建立旅游合作营销联盟,整合发展旅游网络营销,提高广西旅游知名度。

  建立旅游人才共同开发机制。大力培养双语型、多语型旅游人才,是加强广西与东盟国家的旅游人才交流与培训合作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广西民族大学非通用语种旅游专业学科优势,建设广西中高级旅游人才培养基地、中国-东盟旅游管理人才培训基地以至中国和世界旅游组织指导、联系的旅游人才培训基地等方式,加强旅游教育培训基地建设。继续办好依托广西民族大学和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的国家级中国-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中国-东盟旅游发展研究院。

  推进签证和通关便利化。争取国家支持,通过与东盟国家协商,争取更为便利的人员、车辆出入境手续,使广西与东盟形成互免签证区域,并向欧盟成员国的通关模式过渡,建成跨国无障碍旅游合作区域。推进中国(广西)-东盟跨国自驾游常态化。进一步建设完善桂林、南宁两个航空口岸和铁路口岸,加大东兴、凭祥友谊关、龙州水口等口岸基础设施及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结合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建设相应配套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推行便捷通关、联网报关、网上支付、上门验放、担保放行等优惠措施,提高通关效率,推进口岸通关便利化。

  (作者为广西社科院副研究员)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