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五四青年节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勉励青年人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对青年成长成才作出了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揭示了当代青年成长发展的必由之路。深入学习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指导青年走好人生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传承五四爱国精神
肩负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使命
五四属于青春,五四是青年的节日。95年前,在一批先进青年和知识分子的感召下,五四运动爆发。在这场运动中,革命青年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积极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以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诠释了青年把不懈追求个人理想与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紧密相连的爱国主义精神。95年来,一代又一代青年用青春和热血传承着五四爱国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广大青年满怀革命理想,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冲锋陷阵、抛洒热血。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广大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向困难进军,向荒原进军,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在新中国的广阔天地忘我劳动、艰苦创业。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广大青年发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为祖国繁荣富强开拓奋进、锐意创新,担负起时代的使命。对此,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5月4日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深刻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今天,随着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历史的接力棒传给了当代青年,实现民族复兴的重任也同样落到了当代青年的肩上。当代青年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正可谓生逢其时,责任重大。作为五四精神的传承者,理当高举起五四的爱国旗帜,自觉肩负起时代重任,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让青春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树立坚定理想信念
让青春梦想飞得更高远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创造出来”。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中华民族就会精神不垮,旗帜不倒。近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之所以能前赴后继、战胜千难万险,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都追求振兴中华的理想。五四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书写出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也是因为他们有理想有信念。因为有信念,夏明翰烈士喊出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因为有理想,邓小平同志才能深情说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一个人有了理想信念,就有了指引人生成长的灯塔和催人奋进的动力。“有志者,事竟成”,古往今来,凡是有杰出贡献者,无不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而且大多立志于年轻之时,追求于一生之中。如马克思终生以“为人类工作”为理想,毛泽东年轻时就有着“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仰天长问,周恩来中学时就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等。这都告诉我们,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永不放弃。
每个人都有理想。五四运动以来的历史告诉我们:个人的前途命运,都和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命运密切相关,只有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青年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步中,才能最终实现个人的理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树立的远大理想。现在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21世纪中叶还有30多年时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所以,习总书记说:“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牢记习总书记的教导,自觉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始终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努力志向,自觉使个人成功的果实结在爱国主义这棵常青树上”,用“青春梦”托起“中国梦”。
练就过硬本领
成就美好人生
过硬的本领,是成就美好人生的基础。中国古人讲“立身百行,以学为基”“本领若是,事事发出来皆是;本领若不是,事事皆不是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本领不是天生的,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获得。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讲“知识就是力量”;列宁在1920年向共青团提出了学习的任务,指出“只有了解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都是在强调读书学习的极端重要性。知识引导人生,学习成就未来。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当今时代,知识信息快速更新,有关资料说,近50年来,人类社会创造的知识比过去3000年的总和还要多。据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埃德加·富尔先生预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广大青年只有紧紧抓住年轻时期记忆力好、接受力强的黄金时期,像海绵吸水般吸取各种知识,像习总书记说的那样,“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才能在激烈竞争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
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汉代学者刘向说:“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宋代学者朱熹说,“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都是强调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如果只是明白道理而不去做,那就与不学没有什么区别。毛泽东同志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更加突出了实践的重要性。一个人如果不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上,即使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达不到学习的最终目的。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这是人才成长最根本、最管用的规律。因此,青年人学习时要避免“空对空”,要像习总书记所说“带着问题学,拜人民为师,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才能在社会的大学校里掌握真才实学,成为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
不断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无数事实告诉我们,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也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青年人思想活跃、精力充沛、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是创新创造活动的主体。有学者对公元1500年至1960年间的世界1200多位杰出自然科学家和1900多项重大科技成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自然科学发明的最佳年龄段是25岁至45岁,峰值是37岁,以实例证明青年时期是开展创新创造的“黄金期”。面对竞争激烈的当今世界,正如习总书记所深刻指出的:“迎接挑战,最根本的是改革创新。改革,最本质的要求就是创新。”因此,他要求当代青年要积极投身创新创造实践,有敢为人先的锐气,有上下求索的执着,逢山开路、遇河架桥,勇做时代的开拓者和奋进者。
人间万事出艰辛,越是美好的未来,越需要付出艰辛努力。有了艰苦奋斗精神,一个民族就能自立自强,一个国家就能发展进步。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从积贫积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发展繁荣,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靠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人生只有一次青春,当下,青春是用来奋斗和创造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所指出的:“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青春是美好的,青春因奋斗而精彩。只有用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奋斗,才能收获美好的人生。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五四精神的接力棒传到今天,当代青年对它的最好纪念,就是把个人的志向与实现中国梦的需要结合起来,以坚定的理想信念、过硬的本领、创新创造和艰苦奋斗的精神、高尚的品格,勇敢肩负起时代的重任,让伟大的五四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放射出更加耀眼的时代之光。(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任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