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教育“国际化”下的选择
魏礼庆//www.workercn.cn2014-05-12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更多

  

    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高等教育阶段国际学生为430万人,主要的留学目的国分别为美国(国际学生占全球国际学生总数约17%)、英国(13%)、澳大利亚、德国、法国(均为6%)、加拿大(5%)。显然,欧美仍是主要的留学目的地。不难看出,欧美在“国际化”方面有其优势。

    为了传播本国文化,增强软实力,世界各国相继设立了教育文化机构,如法国的法语联盟,德国的歌德学院,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学院等。这些机构不仅为教育文化交流提供了机制保障、资金和人员保障,在推动“国际化”和双边文化交流中也发挥了独特作用。

    为了吸引优秀人才, 澳大利亚承诺将简化版的签证申请扩大到低风险的非大学机构,包括22家私人教育机构。美国于2007年放宽了针对中国学生的签证,使在美中国留学生数量一路飙升。

    但“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教育强国可以用其教育、科技和资源的优势把教育“国际化”作为推广文化,吸纳世界精英与人才的途径,从而达到良性循环的目的。正如《世界是平的》的作者汤姆·费里德曼所说,美国的高科技公司在越来越多地雇佣国外人才,他们追逐的不仅是金钱,而且是智力。 与此同时,人才争夺愈演愈烈,从而导致一些国家人才的流失 .

    在中国,教育“国际化”刚刚经历“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上海交通大学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和宁波诺丁汉大学开国外教育本土化的先河,北京大学、埃默里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联合培养纳米生物医学、纳米材料博士生项目拉开了多强合作的序幕,老挝苏州大学揭开了我高等院校境外办学的一页。但是与美国和欧洲等国相比,无论在规模还是在质量方面都还存在差距。

    此外,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等现代信息技术和教学课程的出现,对高等教育和教育“国际化”形成挑战。优质教学资源走出传统的象牙塔, 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中心,对各国同类课程,甚至包括教学评估和资质认证形成了挑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快速发展,教育对外开放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但同时,我们也应该与时俱进,加大相关研究力度,推动下一步更好地发展。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