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蓝色国土写就海洋科技华章
——写在国家海洋局成立50周年之际
//www.workercn.cn2014-07-22来源:科技日报
分享到:更多

  

  本报记者 陈 瑜 本报通讯员 冯 磊

  7月17日,西太平洋采薇海山区,“蛟龙”号当天在该区域进行了今年试验性应用航次的第二次下潜作业,夕阳中回到母船怀抱的它,从2000多米海底带来了一个个造型奇特的“海底来客”。

  “得益于类似‘蛟龙’号这样的探海利器,科学家们才得以与海洋生物亲密接触,在变幻莫测的深海发现更多有价值的‘宝贝’。”7月22日,国家海洋局迎来50周岁生日。国家海洋局科技司司长雷波认为, 经过50年艰苦努力,我国已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海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体系。

  具备多学科综合观测能力

  “海洋科技既是大科学工程,又是典型试验科学,具有发展周期长,不可预见性多等特点。”历数50年海洋科技的亮点,雷波娓娓道来。

  1956年,我国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在竺可祯等科学家的倡议下,由赵九章、曾呈奎等海洋专家组成的科学规划委员会海洋组,起草了《1956年—1967年海洋科学发展远景规划》,主要任务是进行中国近海综合调查,之后先后组织实施了“全国海洋综合调查”“渤海海洋地球物理调查”以及“渤海和黄海海洋断面调查”等调查活动,揭开了我国大规模海洋综合调查的序幕。

  50年来,我国先后组织实施了近百次专项性或综合性海洋调查和连续的断面调查,许多具有重要影响的大调查,已经载入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光荣史册。

  上世纪70年代开展的太平洋中部海区调查,为我国首次远程运载火箭发射试验提供了良好的现场环境保障;80年代开展的海岛和海岸带资源综合调查,为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促进沿海经济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自1984年开始已连续开展的30次南极科学考察和6次北极科学考察,使我国在南北两极拥有了长城、中山、昆仑、泰山、黄河5个考察站。

  2003年,我国海洋调查的关注点收回到了近海海域。

  这一年,为期8年的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908专项)拉开大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投入最大的一项海洋基础调查工程,也是迄今为止对我国内水、领海及附近海域调查项目最全、采用技术手段最先进、投入最大、参与部门和单位最广泛、获得数据和成果最多的一项重大海洋基础工程。通过它摸清了我国近海海洋环境资源的家底。

  50年来,我国开展了31次大洋矿产资源调查,成为首个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3种主要海底矿产资源勘探合同的国家。2005年进行的环球大洋考察,首次实现了我国海洋人“挺进三大洋”的宏伟目标。我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突破7062米深度,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目前我国海洋调查具备了从太空、高空、海面、海水层、海底到地壳的多学科综合观测能力。”雷波说。

  研究视野扩展至全球

  今年1月28日,由我国科学家建议、设计并主导的新十年“国际大洋发现计划”349航次(英文简称IODP 349航次)从香港起航赴南海。这是新十年“国际大洋发现计划”的首航,也是我国在南海地区实施的第二次大洋钻探,力图探索南海的深部与表层的关系,并将地球科学与生命科学结合起来,研究“深部生物圈”。

  此航次的首席科学家由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李春峰教授、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林间教授联合担任。在上船参与科学考察的32人国际科学家团队中,我国科学家占到了13席。

  国家海洋局前任局长孙志辉曾撰文回忆,新中国成立初期,海洋科技力量十分薄弱,专业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人员只有20多人;海洋调查手段也相当落后。但如今我国已有一大批海洋科技成果获得国家或部委奖励,涉海科研机构和院校达到100多所,国家海洋调查船队拥有多达34艘成员船。

  “随着海洋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海洋科技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呈现持续拓展态势。”雷波总结说。

  1978年11月,华盛顿,中美代表团就两国海洋资料交换、海洋沉积过程研究、水产养殖等合作项目举行第一次工作会议,开启了我国国际海洋科技合作与交流之门。1978年,我国首次参加国际全球大气试验,海洋学研究开始介入国际前沿科学。

  在这之后,中日之间开展了著名的 “中日黑潮合作调查研究”和 “中日副热带环流合作调查研究”。中德、中法之间也开展了许多有重要影响的大型海洋科学调查研究项目。我国科学家在国际合作研究中,根据观测资料发现了 “棉兰老潜流”“吕宋潜流”以及赤道潜流在厄尔尼诺期间的消失或逆转等现象。

  成果渐入“寻常百姓家”

  “国家海洋局起步之初,海洋科技重点是保障国防和交通,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已从主要开展海洋调查转向为海洋经济建设服务。”雷波说,如今海洋科技成果已经渐入“寻常百姓家”。

  目前我国40多个近海渔场由于过度捕捞而衰竭严重,但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主任、海洋二号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蒋兴伟说,通过2012年交付使用的海洋二号卫星提供的环境资料,可以对渔场资源潜力做出科学估算,进行大洋渔场的环境监测,判别大洋渔场的分布和季节性变化。借助海洋卫星还能合理地选择养殖区,扩大可养面积的利用率和指导海洋养殖的合理布局,提高养殖的产量和防灾能力。

  机器“喝”上淡化海水,海带、紫菜更多地端上餐桌……近十年来,随着“科技兴海”战略的实施,我国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稳步推进,海洋科技成果正渐入“寻常百姓家”。

  在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方面,自主设计、制造完成了3000 吨级低温多效蒸馏和5000吨级膜法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以及14000吨级海水循环冷却示范工程,海水提镁、提溴、提钾技术得到应用。

  在海洋生物技术开发方面,率先完成了对虾三倍体、养殖贝类和半滑舌鳎全基因组序工作,一批海洋生物技术制品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一批海洋候选药物成药性评价和临床研究取得重要进展,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个抗艾滋病药物已进入二期临床试验,“农乐一号”和“天达-2116”等增产农药累积获得应用推广面积4000多万亩。

  (科技日报北京7月21日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