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资料索引-正文
观点摘编:杜绝“短命规划”
//www.workercn.cn2014-08-12来源:深圳特区报
分享到:更多

  

  杜绝“短命规划”

  导致“短命建筑”频现的病因很多,有些建筑的确存在无法补救的质量问题,但更多建筑的“短命”与其本身的质量和设计寿命并无太大关系,一些被拆迁建筑甚至是按政府“规划”建成的。系统性、科学性、严肃性和稳定性,本该是城市规划的应有属性,然而,在一些地方,城市规划犹如领导手中的“橡皮泥”。官员需要什么样的城市,他们就设计什么样的规划,丝毫不顾及规划与前任领导的发展思路是否对接,即使出现了矛盾和对抗,也是以当下官员的意愿为准。以至于有人讥讽,“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橡皮擦擦,是建是拆,全凭领导一句话”。建有建的理由,拆有拆的道理,而且这些见解从一些官员的口中说出来,似乎永远那么合情合理。地球人都知道的败家行为,在一些地方官员那里,要么成了适应本地需要的“发展工程”,要么成了满足民众诉求的“民生工程”。然而事情的结局往往不是那么回事儿:正值“壮年”甚至“幼年”的建筑轰然倒地,在造成社会财富巨大浪费的同时,无端生出巨量的建筑垃圾,而且酿成诸多拆迁悲剧,令民众利益和政府公信力受损。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纵观国内还是国外,总有一些城市让人赞叹,人本化的规划、人文化的建设和人性化的管理,让城市成为优美安全、舒适便利、充满希望的宜居之地,令人流连忘返。探究这些城市的成功之道,很大程度上在于遵循建设规律,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严守规划,摒弃重复建设的陋习,持续接力,管住乱建滥建的冲动。

  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让建筑延年益寿,关键要杜绝“短命规划”,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严肃性。城市建设的不可逆性和社会变化的复杂性,要求城市建设不能光有一日千里的热情,更应具备“一管百年”的思维,要科学规划城市的每一个细节,小到一栋房子、大到城市功能类项目,都要力争多出精品,不留遗憾。要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加大规划公开力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确保“开门规划”“阳光规划”。与此同时,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并严格实行决策失误责任追究机制,无论决策者日后调离、升迁或是退休,都应对曾经做出的决策担责,由此倒逼决策者依法办事,民主决策,从而有效遏制“短命建筑”多发现象。

  (作者:杨明生 《学习时报》2014年8月11日 笑航/摘编)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