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我今日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师傅的教导;他不仅教给我技术,还教会我做人。”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福建省委书记尤权、省长苏树林与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郑龙枝感慨:“师傅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劳模精神影响着许多人。”
郑龙枝是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电气技术员,他的师傅就是著名全国劳模盖军衔。盖军衔是厦门工人的骄傲,他从普通学徒工做起,最终摘取了中国产业工人最高荣誉——“中华技能大奖”,培训的技工超过了3000名。
盖军衔因病于2013年4月去世,却留下了宝贵的精神和技术财富,以盖军衔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依然保留,郑龙枝就是这里的技术带头人。
一个人的成长一开始就和这座城市融合在一起,体现了厦门这座海滨城市对技术工人的关爱和重视。随着人口红利的渐行渐远,近年来,厦门工会围绕建设“美丽厦门”战略的城市梦想,搭建了一个个创业舞台,一大批年轻的技术工人、创新能手、金牌工人、职工发明家脱颖而出、茁壮成长,逐步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社会进步的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生产工艺等领域的骨干人才和中坚力量。
平台,向上流动的阶梯
在厦门市第19届职工技术比赛钢筋工(高级工)项目竞赛中,来自四川的外来工黄延正从60名钢筋工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技术状元”称号。他兴奋地说:“技术是我们创业的‘本钱’,没有技术就只能拿低工资。以后我会继续把这门技术练扎实,争当省级技术状元,给我家乡的父老报喜。我希望今后有个美好的人生,家人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提高技术素质,享有美满人生”,这是一个技术能手的梦想,也是千千万万的劳动者的夙愿。为更好地让广大职工圆梦,厦门工会努力打造一个“没有围墙的大学”,深入实施职工素质工程,广泛发动企业开展职工技术等级培训、岗位技能培训。
要培育出高技能人才,就要有一个平台作保障,而一套良好的竞赛机制则是“平台”是否坚实的关键。让职工在同一平台上发现不足,在同一平台中提升技术水平——围绕特区建设产业的需要,厦门职工技术比赛已经开展了20届,如今竞赛已向重点工程、非公企业、新兴战略性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拓展,形成市政府主办,市总工会和劳动部门等相关单位共同承办,融比赛与技能培训、鉴定、待遇落实于一体。
比赛为的是发现人才,给人才搭建一个成长通道。但在厦门,职工技能竞赛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在广泛培训的基础上开展竞赛,只有技能培训达到20课时以上,人员到课率达到2/3以上,才能组织和参加比赛。
厦门市总工会还依托区位优势,采取“请进来”的方式,邀请台湾职工参与厦门市职工技能竞赛,两岸职工同台竞技,推动两岸职工技术交流。
技能竞赛在厦门有独特之处,他们把普遍提高职工技能水平与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发动企业、职工开展和参与技术等级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大力推广先进操作法,注重加强对紧缺型技能人才的培养。督促企业用足用好职工培训经费,使更多的职工通过培训晋升技术等级,打造一支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职工队伍。仅去年,市区两级职业技术培训人数达到2.2万多人,通过技术培训晋升技术等级1200多人,新增高技术人才140多人。
创新,引入劳模元素
“荣誉没法一辈子跟着你,在这个岗位上,技术是硬道理,这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如今,由冯鸿昌领衔的劳模工作室正成为青年人才实现梦想的平台。“‘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工作室的宗旨,就是要发挥‘传、帮、带’作用。”
冯鸿昌先后带领工作室成员完成了价值6000万元的8台龙门吊的监造、4台上世纪70年代日本制造的二手龙门吊的技术改造、大型柴油机大修和轨道式龙门吊吊具导板改造创新等多个大工程,为企业和厦门港口建设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带出5名高级技术人才。
从2012年起,厦门市总工会开始打造劳模创新工作室,旨在发挥一线劳模技术能手、生产标兵的作用,通过他们的引领,带动更多的职工学技术、学业务,搞发明创造,为建设美丽厦门提供中坚力量。
烟丝含有梗块或梗签时,不仅会导致卷烟熄火、刺破卷烟纸,影响口感,还会在生产时引起跑条,缩短设备寿命。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厦门卷烟厂卷包车间二区包装组机组长李志勇将“李志勇劳模工作室”中的技术人员、生产一线中的“小诸葛”集中起来,开展技术交流和课题攻关探讨活动,最终研发出腔口器具,使烟丝的含梗量下降了50%以上。
一次次地学习,一次次地实验,工作室逐渐成为一个聚才、育才、用才的“智囊团”,一批金牌工人、创新能手脱颖而出:40多岁的林朝辉,打破“人过三十学艺难”的陈旧观念,不仅获评福建省高技能人才,还受聘为高级技师,行业高级考评员:“准80后”林启宽一个人负责“卷接机集成风送风速控制”项目和“称重式烟箱缺条检测系统”项目,全部获得企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优秀奖……厦门94家劳模创新工作室,形成了一个个攻关团队,成为企业的智囊团、岗位的创新源、项目的攻关队、人才的孵化器和团队的方向标。
对此,厦门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总工会主席詹沧洲认为,“劳模工作室的兴起为‘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作用’作了很好的注解。”正所谓,给劳模一个舞台,还社会一个精彩。
土壤,让职工借势登高
十几年前,冯鸿昌从大山里走出来,在厦门市第七届职工技术竞赛中,获得“技术状元”。从农民工到技术状元,冯鸿昌头上顶着诸多光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特区30周年杰出贡献者……因为技术,他走到大家的面前,从外来务工人员变成了有正式户口的厦门人,成为厦门家喻户晓的名人。
在厦门,像这样的“领军”人物还有不少,陈国信、姜秋月……当一个人以精神的样式存在着、站立着,就已经走向了崇高。
而这显然需要一种土壤的培育,近年来,厦门从尊重每一位劳动者开始,让他们实现自我。
厦门,这个海上花园城市,因为优越的地域、经济、环境、人文等条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来打工者来此打拼、安家、立业。留住他们的人,更要留住他们的心,政策的扶持,无疑是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有力的推动。为让他们成长成才,厦门建立了适应青年技工成长、进步的激励机制,抬高技术工人的地位,通过全社会的奖励、表彰和树立先进典范来形成提高一线技术工人的“知名度”和“身价”,让一般的职工也能借技能而“登高”,使其在工作中做出成绩和贡献的技术工人不仅成为社会的明星,同时让他们在精神和物质上“名利双收”。
近年来,厦门出台的技能人才选拔办法,不唯学历、不唯学位、不唯职务、不唯职称、不唯资格、不唯身份,获得“优秀技术能手”荣誉称号的,五年内每月有800元的人才津贴。“每一次技能竞赛后,我们都会跟踪,保证落实待遇,通知相关人员去办理落户、参评技术能手等手续。”厦门市总工会经济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在厦门市政府与市总工会联席会议上,市总工会多次提出提升职工技术、重视技术人才的议题,而这些都得到了政府部门的积极响应。
郁郁葱葱的树木、色彩缤纷的花朵、干净整洁的道路,是厦门的外在美;而拥有高素质、精技术的职工则是厦门的内在美,技术工人为厦门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力量。一个温馨、和谐、包容的 “新家园”正在崛起,一批具备勤劳、坚韧、进取的特区劳动者也在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