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现场就是竞技场
“少留渣,多加废钢,注意操作要点。”8月11日9时,承钢120吨系统3号转炉炉长王克明细心观察炉内冶炼情况,精心指挥冶炼操作……
相隔不过百米的另一个转炉前,担任炉长8年的2号炉炉长魏逢鸣也不敢有丝毫懈怠,他一边盯紧着吹炼火焰,一边与摇炉工分享自己的冶炼经验。
生产现场内,不仅有参与生产的岗位职工,还多了几名技术人员正在对两位炉长的每一步指挥和操作进行评比打分,原来,每季度一次的技术练兵比武,正在与生产同步进行。担任评委的车间主任张志新介绍:“经常性开展技术比武,技术工人都把现场当成了竞技场,学中干、干中学的氛围浓厚,有4项职工先进操作法在比武中得到推广应用,有效提升了产线整体技术水平,促进了各项生产指标上台阶。”
据了解,承钢工会不断创新深化“万、千、百、十”练兵比武活动,按不同工种、不同等级制定比武标准,78个工种的比武竞赛按照知识要求、技能要求和工作实例三部分进行推进,实现了全员参与和广泛覆盖,营造了职工学技术比技能的良好氛围,为提升职工素质、助力企业提质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
■难点就是增效点
7月份,承钢工会为提升作业岗位职工技术素质,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发挥高技能人才传帮带作用,在炼铁厂、钢轧厂、能源中心、维护检修中心等7大主体生产单位分别成立了以技师名字命名的职工创新工作室,以技能领军人物为代表,发挥高技能人才在技术攻关、技术创新、技术交流、传授技艺和实现绝技绝活传承中的积极作用。
这几天,炼铁厂白国成的工作室忙得不亦乐乎:带领团队围绕护航高炉生产稳定攻克了高炉软水冷却壁查漏的难题,总结出了多种查漏方法,逐一整理成册在所有高炉岗位进行推广……“干技术的就得为企业实实在在做点事,生产中的难点就是产线的增效点,难题解决了,效益会不请自来!”白国成说。
白国成工作室现有8人组成,其中专科以上学历7人,拥有高级工程师、技师各1名,发挥技术所长积极为基层破解技术难题。他们抓住每一次高炉检修的机会,深入现场分析技术难点,以查找设备故障源,破解技术难题为己任,开拓思路,不断创新,先后在“2500m3高炉风口小套改造”等多项科研创新中取得突破,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项,年可为企业增效200余万元。
目前,承钢的职工创新工作室充分发挥了高技能人才传帮带作用,已经成为职工创新创效工作的重要一环。(本报记者高会坡 通讯员田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