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邮箱登录  通行证登录  宽频版  网站地图

刘诗津:A6是昌河年轻化标志 品牌上将与北汽强化联系

//www.workercn.cn 2017-10-31 08:24:28 来源:汽车咖啡馆 

  (文/搜狐汽车 张丽玥 杨亚楠 北京报道)“A6使北汽昌河的产品布局进一步完善,是双品牌战略重要的一步,也是北汽昌河年轻化的标志。”10月30日,北汽集团整车事业本部副本部长、江西昌河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刘诗津向汽车咖啡馆如是说。

  随着北汽向昌河持续导入平台与技术资源,昔日的“面包车沙皇”,正努力强化其新一轮的产品攻势。

  此前,借北汽之力,昌河瞄准增长快速的入门级SUV市场,推出了Q25与Q35(与北汽绅宝X25、X35同平台),并在MPV领域推出了M70(与北汽威旺M50F同平台)。

  在全新绅宝D50开启北汽自主第二代产品之际,M-trix2.0平台也在昌河“开花结果”。今年年底,与绅宝D50一样定位于A级轿车的昌河A6将正式上市。在昌河汽车近50年的发展历史中,这还是其第一次进入该市场。

  昌河的“野心”还不止于此,根据昌河的规划,除了昌河A6,今明两年还将会有4款新产品上市,包括北斗星二代、Q35年度改款、M70年度改款,以及定位于7座SUV的昌河Q7。

  “未来在产品层面,昌河将会继续强化与北汽集团之间的联系。”据刘诗津透露,这将直接表现在产品的尾部标识上,“比如下一款A级SUV后面的生产企业,将会直接是‘北汽集团’。”

  目标月销量3千以上

  作为北汽集团的“南方基地”,以及集团内第二大自主品牌,昌河品牌在北汽集团战略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对于北京汽车与昌河品牌的区分,北汽内部提出了“参考现代-起亚模板”的提法。

  按照北汽集团整车事业本部党委书记、本部长李继凯的分类,即“北京汽车品牌往上走更加中高端和商务化,昌河品牌走年轻化路线”。这种“年轻化”的思路,也在昌河A6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根据昌河方面的表述,昌河A6的设计语言,更多源于瓷都景德镇独特的瓷文化,这里也正是昌河汽车的大本营。未来,这种对陶瓷文化的利用,或将成为昌河品牌塑造中独有资源。

此外,在配置表现上,昌河A6在安全性与智能化表现上均有越级表现。

  据悉,昌河A6搭载了MOD低速动态物体识别系统、BSD盲区监测系统与LDW车道偏离警示系统,这在十万元以下轿车上搭载尚属首次。

  而基于北汽集团在智能化领域的布局与投入,昌河A6也在此方面有了大幅提升。其搭载的百度Carlife手机互联系统与科大讯飞的车机系统,均不乏亮点。

  尽管对昌河而言,这是首次踏足A级轿车市场,但基于北汽平台与自身工艺的自信,昌河仍相当看好昌河A6的市场前景。

  “昌河A6主要还是面向四到六线市场,目标客户主要是首次购车的人群。”在刘诗津看来,全新绅宝D50的市场定位要高一些,能够与昌河A6形成良好的兼容互补。而对于昌河A6的销量,刘诗津希望月销量能够达到3000至5000辆的水准。

  如能顺利达成这样的目标,对亟待提升销量表现的昌河而言,无疑将是至关重要的。

  剑指“1251”战略

  “北汽昌河十三五期间将重点部署和实现‘1251’战略。即在‘自主创新、借助集团力量与开展国际合作同步’的发展原则下,完成1个南方基地打造、2个品牌树立、5项重点任务开展、1个重大突破实现。”就在不久前的10月19日,江西昌河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刚说了这样一番话。

  据悉,“1个南方基地”是指作为北汽集团的重要组成,打造集产供销研于一体的南方基地;“2个品牌”是指北汽昌河作为与北京汽车并驾齐驱的北汽集团旗下第二大自主品牌,并大力推动昌河汽车品牌向上,成为北汽集团双自主品牌的重要支柱;“5项重点任务”是指开展多模式研发、构建价值链低成本生态体系、夯实营销工作、完善管理体制建设、拓展业务模式五项重点工作;而“1个重大突破”是指拥抱互联网技术,即以用户为导向,实现产品与互联网的融合,打造互联网营销平台。

  根据许刚介绍,在完成“1251”战略规划后,到2020年,北汽昌河将形成集供销研于一体,覆盖两个地区(即景德镇基地与九江基地)、四个工厂、两个工业园布局的发展格局。

  在传统能源乘用车的规划上,2017年第与2018年,昌河将会集中发起一轮新的产品攻势。除了对旗下两款重量级产品Q35与M70进行年度改款升级外,还将集中推出3款新产品,其中就包括被寄予厚望的昌河A6,和主打A00级入门轿车市场的北斗星二代,以及定位于A级SUV的昌河Q7,它还将涵盖5座版与7座版。

  据昌河方面介绍,昌河Q7将会是未来一款重磅产品,企业内部称之为“高魅力产品”,在“承袭北汽越野世家优秀家族基因”的基础上,“同时融入前卫、时尚的设计元素”。这也被昌河视为继续强化企业转型,拓展更多市场份额的重要产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编辑: 邬丹
关于中工网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