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城市化进程中,大都市持续增加、城镇密集区(大都市圈)的大量出现以及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急速增长是三个显著的特征。城市化仍然是21世纪人类社会实践的主旋律,城市仍将是最为重要的生产与生活舞台。
当前全球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55%,中国更是后来居上。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城市空间和城市景观将从个体城市走向都市圈。都市圈将成为最重要并且最有效率的城市空间组织形态。如何应对大都市圈所面对的各种挑战,促进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大都市圈的重大课题。
日本东京大都市圈是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阶段迅速崛起的世界级大都市圈,也是世界著名的大湾区,东京大都市圈在发展中历经人口和经济快速增长、中心区人口和功能过度集聚、出现过度集中所导致的“大城市病”、政策性人口功能疏解以及改善城市支撑和管理、城市中心区域复兴等过程,在不断应对挑战中探索前行,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东京大都市圈多策并举应对挑战的实践对我国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具有借鉴价值。
1、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都市圈
东京大都市圈包括东京、神奈川、千叶和埼玉一都三县,相当于东京50公里圈,也常被简称为东京圈、东京都市圈。东京大都市圈面积为13561平方公里(2015年),人口为3603万(2015年),国民生产总值(GRP)为20262亿美元(2012年)。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日本东京、名古屋、阪神三大都市圈率先成为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核心区域,尤其是东京大都市圈,人口和经济活动加快集聚,成为日本最大的经济中心和世界最大的大都市圈。
东京大都市圈自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后,人口快速增加,1955年的人口不足1400万人,1965年超过2000万人,1975年超过2600万人,1985年超过3000万人,2015年超过3600万人。在1970年之前的15年每年从国内其他地区净流入的人口基本都在30万人以上。东京大都市圈除了面积低于纽约大都市圈外,其人口和GRP均超过纽约大都市圈、伦敦大都市圈和巴黎大都市圈。
东京大都市圈是人口和经济密度最高、经济和社会活动最为密集的世界级都市圈。围绕东京都中心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高密度的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区域交通体系,以此来支撑拥有超过3600万人的经济和社会活动。
东京大都市圈的核心是东京都,东京都包括有23区26市5町8村,面积为2191平方公里,2015年人口为1349万人。东京都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世界城市排名中一直为和纽约、伦敦并列的世界三大城市之一。东京都还可进一步区分为东京都区部(23区,面积627平方公里,人口924万人);多摩地区(26市3町1村,面积为1160平方公里,人口422万人)、岛屿(面积404平方公里,人口2.6万人)。东京都区部不仅是东京都市圈的核心也是日本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东京大都市圈的产业分工、城市空间结构等都围绕东京都区部特别是都心3区(千代田区、中央区、港区,合计面积42平方公里)来展开。
2、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与转型升级
东京大都市圈整体上进入了后工业化发达社会,产业结构以服务业为主,服务业就业比重超过80%。服务业内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其他(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和卫生社会工作比重占比分列前四,占总就业的比重分别为21.5%,9.9%,9.8%和9.1%(2012年)。东京大都市圈也没有退出制造业,东京大都市圈仍在日本制造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制造业占就业结构的比重为11.7%(2012年)。
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大规模接受来自于欧美的产业转移,开启了日本的高速经济增长期,从1955年到第一次石油危机的1973年,日本平均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两位数,创造了当时的“世界奇迹”,日本也渐渐成了“世界工厂”进而成为当时最具工业竞争能力的后发达国家,之后日本经济增长速度有所降低,但在之后的近二十年也保持了平均6%的增长速度。在这一进程中,日本三大都市圈(东京大都市圈、名古屋大都市圈和阪神大都市圈)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东京大都市圈是日本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和领头羊,进一步巩固了其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人口中心的地位。1991年日本经济泡沫破裂,日本经济遭受重大打击,东京大都市圈也不例外,日本经济开始进入了一度被外界认为的“失落的二十年”,尽管如此,东京大都市圈也在不断探索新的产业转型升级之路,力争应对不断出现的新的挑战。
东京大都市圈产业转型遵循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规律,即从发展制造业推进工业化进程,进而“退二进三”发展服务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电器机械、电子产品、运输机械、都市型工业都曾经在东京大都市圈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其中的京滨工业地带一直是日本引以为豪的工业高度集聚地带。随着经济全球化进展,新的国际分工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的新崛起,日本制造业的全球竞争优势逐步为中国而取代,加之劳动成本上升、人口老龄化、社会多元化等原因,东京大都市圈进入了以服务业为主导的时代。
3、圈层分布的产业布局和空间分工
东京大都市圈形成于东京都区部特别是中心三区的城市与空间扩张,因此也形成了圈层分布的产业布局和空间分工。东京都区部特别是中心三区是大都市圈的核心,也是人口和功能过度密集的地区,被称之为“一极集中”。为缓解“一极集中”,东京大都市圈不断进行产业功能格局的调整,有效地改善了都市圈“单极”式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目前,东京大都市圈基本形成了以都心三区为CBD,在东京都区部布局八个功能各异的副中心,并在都市圈内部设置多个业务核城市为功能节点的“多中心”城市功能格局。
从1958年第一次首都圈基本计划实施以来,东京都市圈内产业空间变动主要呈现出由东京都区部向东京都周边的三县疏解的特征。1957-2012年,东京都区部非农就业人数占东京都市圈非农就业人数的份额由1957年的64.0%下降到2012年的45.5%,下降了18.5%,而三县的非农就业占都市圈的份额上升了16.9%,东京都市部仅上升了1.6%。从东京都区部内部来看,都心三区、副都心区以及其他区部占东京都市圈的就业份额均呈现出一定程度下降。
东京都市圈的产业布局时空演化上,呈现以下几个趋势:一是东京大都市圈的核心区域(都心三区)在东京都市圈中承担的产业功能从不断弱化,除金融保险业一直保持较强的比较优势外,其余产业的比较优势基本上都呈现下降态势;二是始于20世纪50年代,以疏解都心三区功能的副都心建设形成了新宿、浅草-上野、大崎、池袋、龟户、锦糸町、涩谷和临海等8个功能各异的副都心。从整体上看,副都心区的产业功能与都心三区基本相似,其中金融保险业的比较优势不断增加,有效地缓解了都心三区过度集中的金融保险职能,1957年都心三区金融保险业就业人数占东京都的份额高达49%,到2012年下降了12%;三是其他东京都区部的产业功能演变特征主要表现在制造业职能的逐渐退出,从20世纪70年代起已不具备比较优势;外围三县在东京都市圈产业功能演化过程中主要承担制造业和建筑业等职能,且比较优势逐渐增强。琦玉县和神奈川县主要承担东京都制造功能的外移,而千叶县则主要承担东京都建筑功能的外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