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异动与躁动
把目光从国别、区域投向更大的地缘板块,其异动躁动、同频共振在2019年表现得格外抢眼。欧亚大陆板块因中俄走近、“上合”发展及“一带一路”同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而总体稳定。即便如此,俄美矛盾、印巴冲突、阿富汗未来的不确定性仍给该板块的长期稳定投下阴影。
曾经和平稳定繁荣的欧洲板块,因英国脱欧、法国“黄马甲”运动经久不息时缓时紧、西班牙加泰罗尼亚闹独立、苏格兰想公投等事态,显得躁动不安,甚至成为全球最具不确定性的板块之一。
中东板块因美国撤军留下的战略真空以及俄欧控局有心无力,导致域内各大力量按捺不住,沙特、伊朗、以色列、土耳其都有“大国雄心”。特朗普鲁莽地退出伊核协议、公然偏袒以色列,好比同时打开了两个潘多拉盒子,中东地区的“黑暗时代”似乎未有穷期。沙特有意借2020年G20主办国身份强化自身地位、对冲地区形势,但前景多不被看好。
再看亚太板块。太平洋本已不太平,“印太”再来搅局,冷战后以发展和稳定为主要特征的亚太地区现今成为大国博弈主战场,局部冲突甚至战争风险在加大。特朗普出人意表地跨过“三八线”,美朝关系却并未走出冷战,“特金会”的表演掩盖不了朝核问题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其来回反复自然就在情理之中。据朝中社报道,2019年12月7日下午,朝鲜在西海卫星发射场进行了“极其重大的试验”,朝鲜国防科学院发表谈话指出,试验结果将在不久后“对再次改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战略地位发挥重大作用”;与此同时,朝鲜常驻联合国大使金松表示,特朗普政府寻求的无核化谈判已经“不在谈判桌上”。美国对此似乎无动于衷,反倒在退出《中导条约》后迫不及待谋求在日本、澳大利亚等国部署中程导弹,不禁使人想起当年在韩国强行部署“萨德”。尽管实际部署尚需时日,但美国有意将中导问题“政治化”“战略化”,搅得地区心神不宁。“萨德”一度将良好的中韩关系推向对立,中导会否将眼见向好的中日关系再度破坏掉?殷鉴不远,需要人们睁大眼睛,提高警惕。
相较于亚太形势的紧张不安和非洲局势总体波澜不惊,拉美局势的变动则令人眼花缭乱。从墨西哥新任总统洛佩斯宣称“在墨西哥这样贫穷的国家坐豪华专机,我会觉得羞耻”并卖掉专机,到“巴西特朗普”博索纳罗就任总统,开启“巴西优先”新政,拉美政坛刮起阵阵新风;而从智利总统皮涅拉宣布放弃主办APEC和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到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被迫辞职离国,再到哥伦比亚数十万人走上街头,拉美社会骚乱不断。如果再将本已处于艰难状态的委内瑞拉和古巴放在一起,整个拉美地区呈现的巨变,可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拉美篇。是全球共性问题使然,是“拉美病”的癌变,还是“阿拉伯之春”的蝴蝶效应呈现?确实值得深思和细究。
4.世界经济 上下求索
国际政治局势暗流涌动,世界经济形势也令人忧心。低增长、低利率、低通胀导致的全球经济形势低迷,令传统的经济分析框架无所适从,也令许多经济学家直呼“看不懂”。美国在结构性改革并未推进的情况下就业形势向好,股市总体上升,给了特朗普夸耀的资本,但“福兮祸之所伏”,世界更多感到的却是困惑、恐惧和不安,毕竟,美国又到了周期性经济危机的边缘。曾经令世人侧目的印度经济增长,骤然失速减速,退出RCEP协议、大搞基建刺激,也未见到灵丹效应。美国对多国发起的贸易战硝烟弥漫,形形色色的保护主义争相上演,世贸组织等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几乎失效,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等经济合作平台作用下降,世界经济短期内恐怕不会更好。
与之相反的是,5G、人工智能、区块链、Libra……一系列新科技名词、新技术手段和新金融产品接连问世,相关领域的争夺和博弈热火朝天,技术之争、标准之争、人才之争愈演愈烈,新产品和新产业雨后春笋层出不穷。颠覆性技术究竟会是提振全球经济的助推器,还是会给本已脆弱的经济形势带来更多挑战?这恐怕需要从战略高度加以应对和把握,也需要从政策角度加以引导和规范。
5.逆风前行 自信中国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作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全球经济的决定性力量,中国自然不会是大变局的旁观者。相反,2019年的中国,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新历史起点,面对改革开放再出发,以自身的发展和担当,继续改革自己、造福世界。
这一年,中国人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认识更深刻,也因此能够从纷繁复杂的乱局中理出头绪,看到大势,做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保持战略定力和战略自信;能够从大变局中得出“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战略机遇期”的战略性判断。同时,世界政治暴露出的问题和全球经济引发的阵痛,也引起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底线思维、斗争精神、扩大开放、稳中求进,成为这一年中国政治话语的高频词。
“世界变局论”“中国机遇论”“发展风险论”环环相扣,唯物辩证,世界大势与中国位势尽在其中。在这“新三论”指引下,十九届四中全会就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召开专门会议,恰逢其时,既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续篇,也是顺应时代变局下好先手棋的开篇,既立足当下,也面向长远。
处于“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期的中国,如何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打交道,终究是绕不开的一道坎儿。2020年,中美博弈在美国大选年会依然胶着甚至可能更加激烈,中美战略相持将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与其纠缠美国大选被特朗普们带乱节奏,不如静观其变,跳出来看看美国以外的世界。我们会发现,那里竟然分外精彩,别有洞天。
2020年俄罗斯作为“金砖”“上合”两大峰会的主办国,主场外交将迎来中俄元首再聚会,无疑会给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注入新动力;欧洲方向,“17+1”峰会和中欧领导人特别峰会(“28+1”)将分别在北京和莱比锡登场,中欧关系的潜力势将得到进一步释放,2020年将是中欧关系的“大年”;中印则将迎来建交70周年,两国精心策划的70场系列庆祝活动,加之两国领导人之间的第三次非正式会晤,会给中印关系的稳定发展带来福音;期待中的习近平主席访日则给中日关系的提升留下想象空间……
百年那得更百年,今日还须爱今日。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谁能把握当下,谁将赢得未来。决定中国命运的,始终是中国人自己,把自己的事做好,中国就会立于不败之地。正如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欢迎宴会上的祝酒词所言:“在当今世界行走,恰似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没有退却的理由,只有前进的选项。唯有风雨兼程,才能无愧于人民重托,才能让我们的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定不会是敲锣打鼓、高歌猛进式的,也不可能是顺顺当当、一帆风顺的。历史经验表明,既往的大国崛起往往通过战争等非和平手段实现,中国有决心也有能力走出一条超越历史宿命的和平发展道路,通过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进而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但规避战争不意味着放弃斗争,想不经过必要的斗争就轻轻松松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无异太过天真和浪漫。从这个意义上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底线思维和斗争精神,或许会对时局和中国之命运有新的感悟。
(作者:袁鹏,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本文摘自作者撰写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国际战略与安全形势2019—2020》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