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年末,鲍里斯·约翰逊在英国大选中的压倒性胜利,受到了各方普遍欢迎——三年半了,英国脱欧这只黑天鹅总算要展翅飞走了,不再是一拖再拖的悬念,盘桓在世界经济上空中的不确定性乌云浓度大为缓解。然而,另外一个涌入眼前的问题肯定不会在短期内揭晓答案,那就是:脱欧后英国伦敦还会保持其顶级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吗?
自18世纪末伦敦取代阿姆斯特丹成为首屈一指的国际金融中心以来,可以说是“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直到二战以后才被纽约赶上,不过至今依然屹立于顶级国际金融中心之列。之前欧盟对此乐见其成,但脱欧后英国从“自己人”变成了竞争对手,欧盟自然希望由自己的城市接替伦敦的位置。谁将在英国脱欧之后接盘?法兰克福、巴黎、都柏林等城市都跃跃欲试。脱欧公投后,欧洲银行管理局拟从伦敦迁至他处,新址花落谁家颇经过一番龙争虎斗,2017年巴黎获得最终胜利。欧洲银行管理局搬迁地点的竞争,侧面反映出脱欧后欧洲各个城市竞争国际金融中心战况之激烈。
再说回伦敦,保持了两个世纪的地位怎能甘心拱手让人?事实上,自从脱欧公投以来的三年半时间,伦敦不仅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衰败迹象,甚至在不少领域更进一步。当初预计金融机构纷纷迁出伦敦的现象时有发生,但离开的机构和人数要比预想的少得多。如高盛和花旗不仅留了下来,还在伦敦建了或买了更新更大的总部大楼;在此期间,英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利率掉期交易市场。尽管在2018年9月以来连续三次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中,伦敦均屈居纽约之后排名第二,并且差距从2分扩大到7分、17分,但也不足以说明伦敦已经落后,因为之前纽约和伦敦交替排名第一的现象也有发生。倒是脱欧公投以来,法兰克福和巴黎均有进步。比较2016年3月和2019年9月的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法兰克福从18名进步到15名,巴黎则从32名进步到17名。
国际金融中心的逐鹿,必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未来谁能笑到最后,以下几个因素至关重要。
一是能否维持自身优势。以伦敦为例,在其成为和巩固国际金融中心的漫长过程中,充分利用先天禀赋,强化竞争优势,注意与时俱进,方造就如今的地位。伦敦的优势在于:位于亚洲和美国之间的方便时区;对债权人和股东权利的充分保护;较为宽松的监管和税收环境;会计、法律、咨询等完善的金融生态等。在比较欧洲主要城市的区别时,有人曾有非常精辟的说法:巴黎是法国的,法兰克福是德国的,但伦敦是世界的。伦敦的国际性、开放性,与金融市场天然契合,使得投资者对伦敦有很高的信任,城市的黏性自然很强。
二是能否有效利用政治因素,最大化优势,最小化其劣势。政治因素对金融中心建设无疑非常重要,但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还不一定。历史上的教训来自法国。19世纪中期,巴黎曾一度有赶超伦敦之势,但1870年法国军队在法兰西-普鲁士战争中的失败,引发了一系列负面事件,包括法兰西银行被迫推迟货币的支付和转换长达8年之久;为支付战争赔款法国被迫出售其持有的大量外国债券。这些事件大大削弱了巴黎国际金融中心的实力,又将大量业务推向了伦敦。
近期的例子则来自法兰克福。作为欧盟最大国家的最大金融中心,法兰克福被寄予厚望。很多人将德国政治稳定作为法兰克福替代伦敦成为顶级国际金融中心的加分项。欧洲中央银行、欧盟保险和职业养老金监管机构、德国中央银行、德国交易所纷纷落地法兰克福,不能说完全没有政治因素在起作用。然而,由于担心政治因素化为政府不当干预,反倒使得许多外国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对落户法兰克福心生踌躇。
三是能否抓住新的战略机会。目前,“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的特征更趋明显”,全球财富的转移、技术创新、老龄化、气候变化等,对金融体系既是危,也是机。脱欧后,伦敦将丧失欧盟单一市场护照体系,欧盟地区的业务可能受到影响,但还有广大新兴经济体的大把市场机会可以弥补;巴黎、法兰克福等城市也将与伦敦一起直面区块链技术所创造出的新世界。
脱欧为国际金融中心宝座的角逐提供了一个重新洗牌的契机,机会当然不仅仅限于欧洲的各个城市。与其说是不同城市、不同国家之间的竞争,不如说是与自己的竞争、与未来的竞争。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角逐国际金融中心,既要有强烈的企图心,也要有高超的技能,还要考验政治的智慧、制度的韧性、变革的勇气。更重要的,不能忘了金融的初心是服务实体经济。数个错位竞争、相互配合的区域金融中心、国内金融中心,也许远胜过一个过度集中化的国际金融中心,前者不仅更有利于服务实体经济,还更可能呼应新时代对金融体系提出的要求。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