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五一劳动奖章-正文
张文新:工作室50项成果48项见效(图)
//www.workercn.cn2014-12-31来源: 中工网——《劳动午报》
分享到:更多

  “生活要像静水一样平和,工作要像水滴一样坚韧,持之以恒。”张文新接受表彰时说出了这番话。听上去有些文气,其实都是多年来他自己的心里话。从“北京市经济技术标兵”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文新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正是用滴水穿石的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高地,为首都电网做出了贡献。

  肯干加上巧干

  新发明提高电缆剥皮效率

  年底了,在北京电力工程公司的“张文新创新工作室”,张文新忙着与创新小组核心成员开年度总结会,研讨最新的创新项目。“技术功底是在一线一点一点磨出来的,要把一线当实验室。”张文新常常对年轻职工这么说,就像概括他20多年的技术创新之路。

  1988年7月,20岁出头的张文新拿着电缆工程专业的大学学历,来到北京供电局工程处(现北京电力工程公司)电缆一班实习。满腹理论的张文新第一次接触到实际电缆施工现场,发现满脑子的公式、数字,竟然派不上用场,要把这些知识转化为实践,必须依靠真干。于是,他和工人师傅们一起挖电缆沟、人力牵引敷设电缆、生火烧沥青膏子……这个工人师傅们眼中的“书生”,一下变成了一名利落干练的电缆工人。

  当然,张文新并不是蛮干,他一边干活,一边观察,思考如何利用理论知识的优势使得工作内容更加优化。在对电缆废品进行处理时,张文新发现手工操作费时费力,他经过摸索实践,在电缆输送机上装上刀片,便可自动将电缆皮剥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这是他的第一个技术发明。之后,张文新的创新之路越走越宽。

  从参加工作起张文新就有一个座右铭——滴水石可穿。他正是以生产一线为实验室,积累每一次实践经验,用滴水穿石的精神,锲而不舍地钻研,完成了110千伏电缆鉴定装置的研制,填补了国内不能准确鉴定单芯电缆的空白;研究了ERC-8016绝缘树脂在油纸电缆接头中的应用,解决了油纸绝缘电缆接头在不能用火场所施工的难题……

  注重技术推广

  50项创新已有48项见效

  张文新是一位不喜欢墨守成规的人,他善于思考、不断求新,正像他的名字,不光要有文化,还要创新。在张文新看来,创新就是一场头脑风暴,而真正把技术应用起来才是创新的成功。

  搞电网工程建设的人都知道,应力锥是高压电缆附件——终端或中间接头的核心部件,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电缆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但传统的检测方法却无法准确发现应力锥的缺陷。深处行业一线,张文新感到有责任开发一种检测装置,定量测量并记录应力锥内部的缺陷,为产品质量判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于是,以张文新为组长的技术攻关小组成立了。他带领大家利用头脑风暴法想象了各种可行的方案,最后成功发明了应力锥内表面质量检查内窥镜,为保证产品和工程施工质量作出了突出贡献。

  2010年8月,以张文新名字命名的“北京电力工程公司张文新职工创新工作室”成立了,他愉快地接受了领头人的任务。创新工作室从此掀起一次又一次技术创新高潮:整体复合密封式电缆接地系统试验方法,获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荣誉称号;沼泽软地基施工平台,获北京市第五十七次QC小组二等奖;轻型落地式双平臂钢抱杆组塔施工技术,获科技成果技术改进二等奖;电动钢丝绳卷线检查装置的研制,获科技成果技术改进二等奖。四年多来,工作室共有50项技术创新,其中48项创新成果已经运用到施工生产中,极大提高了生产力,每年为北京公司节约成本上千万元。

  在张文新的创新工作室,展出的技术创新成果有几十项,其中,电缆加热碳,隧道井口安全吊篮……都已经广泛应用到北京电力工程中。张文新说,工作室的项目都是自下而上申报,大家在一线施工中根据遇到的技术难题进行探索创新,创新成果直接应用于工程,不需中间的转化过程。

  编写多部著作

  面授技艺带年轻人创新

  北京市经济技术标兵、“首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电网公司劳动模范、电力教育培训新星……自参加工作以来,荣誉的光环一直围绕着张文新,但他从未因此而自满,而是更加沉稳谦虚地潜心开展技术攻关研究,并以创新工作室为平台培养技术人才。

  作为北京电力工程公司电缆专业的首席工程师,张文新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编写了北京公司大截面电缆和明开电缆隧道典型设计方案;参与制定了北京公司的电缆隧道建设原则和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的实施细则;参加了国家电网公司电缆敷设典型设计的编制与审核,对全国电缆工程设计有重要指导意义;编写了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出版的《国家职业标准——电力电缆安装工》一书,为规范电力工程的施工和管理作出了贡献。

  如今张文新创新工作室已有成员20余人,他们主要是30岁到45岁的技术人才,分布在不同专业小组。工作室成立以来已成为员工技术交流与学习的平台。“带动起一批有技术、肯吃苦的年轻人是我们的责任。”谈起创新工作室的平台作用,张文新说。

  为让劳模先进、技能人才的技术优势得以凸显,2010年以来,工作室共举办了8期技能培训班,参培人数达300人次。在施工工作现场,经常看到年轻人紧跟工作室成员身后,工作室成员则不失时机地给年轻人仔细讲解和传授。在张文新创新工作室的带动下,胡进辉、李海生、吴昊亭、张磊等一大批中青年技术创新人才飞速成长。如今他们已经成为推动公司发展的中坚力量。(记者 张江艳 文/摄)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