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资讯 · 快评

拍穷人的穷人

2018-09-26 09:15:34

  他家穷得连一台运粮的架子车都没有,而那台相机花了他70元。回家后,父亲捧着相机似笑非笑,“你真买回个好东西”,随后将他痛打一顿。村里人说:“这娃娃叫鬼把头麻咧!”

  那时刚刚改革开放,村里的“主流”正在发生变化。判断标准从“家庭成分”渐渐成了“有没有钱”。谢万清曾有个相处9年的包办婚姻对象,结果对方因为他“不会找钱”,不愿意跟他结婚。他将这段失败的感情视为“人生中最大的挫折”。

  “我当时就下定决心找钱,让她后悔,让其他女娃来追我。”谢万清说。

  他想过学铜匠、木匠,但老师傅都规定学手艺的头5年没有工钱,他觉得找钱太慢,放弃了。上世纪80年代,他开始端着相机在庙会、集市旁干起了拍照生意,“搭个小棚子一遮,不然人家不好意思拍”。他耐心地为每个刚走进新时代的男男女女设计动作,教他们翘起二郎腿,手里夹支烟,或者望向远方。一年下来能赚七八百元。

  他还为《宝鸡日报》拍新闻照片,拍亮晶晶的地膜和拖拉机。一张照片的稿费有10元。

  村里没通电,他就用煤油灯做光源,用尿素和醋配制化学试剂,在地上挖3个坑,铺上块塑料布,当作显影、定影和水洗的暗房。

  他曾把镜头对准自己的两个女儿。两个孩子面对面熟睡着,一只小猫从她俩中间的被子里钻出头来。“这是我最不容易的时候。”谢万清说,“你看,红被子还是用白线缝的。”他常说,自己“最对不起的就是家里人”。

  1995年,农村人口急速膨胀,谢万清的孩子上学连名都报不上,学校里一张桌子旁围着3个孩子。他带着妻儿搬到了宝鸡市,在一家照相馆打工。这座城市对他来说并不陌生,他曾收到一封从宝鸡发来的电报,通知他在农民摄影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可等他从深山的家里出发赶到,颁奖典礼已经结束了。他还在宝鸡办过人生中第一次“影展”——文化宫的橱窗里张贴了他的12幅作品。“连一面墙都撑不起来。”

  在照相馆,他负责手工冲洗黑白照片,“这活儿在当时只有我能干”。老板给他开了所有人中最高的工资:一个月400元。但两个孩子在宝鸡上学的借读费每年就有上万元,加上房租,谢万清还是没能“发财”。

  他没有放下相机,只是举起的次数越来越少了。有时在暗房里待了十几个小时,他已经精疲力尽。看到别人在拍婚纱照、证件照,他也“手痒”,“像鸟被困在笼子里”。

  他尝试拍过城市里的高楼和夜景,但“没啥感觉”,还拍过公园里谈恋爱的男女,结果被骂“流氓”。他说自己适应不了城市生活。过马路时,有人提醒他要“走天桥”。有次走路累了,往地上一坐,有人跟他说“你坐在盲道上了”。

  “农村哪有这说法呀!都是随便坐。”他不满城市空间太小,不开阔,空气不好,还老堵车。有一次,他赶高铁碰上堵车,干脆下车,扛着行李跑了20分钟。“差点没赶上!”他说话声音大,有时会凑到别人耳边,边说边习惯性地拍打对方的肩膀或膝盖。他跟别人打电话,免提永远打开。

  他再一次被“主流”排斥在外。

  后来,照相馆倒闭了,他卖过烤肠,还去浙江、江苏、福建挖“西气东输”“西油东送”的管道,还铺过通信光缆,“就是供人们看电视、打电话的”。可他只能在工棚里听收音机,2008年汶川地震时他抱着收音机听了一夜。晚上就跟工友们睡在路边或稻田里,有时醒来,被褥都被灌溉的泥水弄湿了。

  工作让他觉得疲惫。他几乎不怎么拍了,相机坏了也不去修。

  在“文化人”面前,谢万清总显得有些战战兢兢。有人在饭桌上说他的作品之所以有影响力,不是因为构图或者审美,而是有重大的史料价值,他在旁边一声不吭,只是木然地点头。

  他花了两年时间写了一首诗,兴冲冲地念给别人听,结果对方听了两句就摇头:“你这是个啥诗嘛!”

  他常感叹:“我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

  在照片之外,他确实难以展现更多的审美。家里的摆设以实用为主,衣服也是乱穿。为数不多能证明他“爱美”的,或许就是院里种的几株月季和绣球了。他还在门口种了一大片竹子,“山上到了冬天就黄了,这个能四季常青”。

  打工没攒下什么钱,2009年,他回到了农村。原来的房子在地震中受损,裂了大腿宽的缝,盖好新房后,他欠下了几万元的债务,直到现在也没还清。30岁的儿子至今未婚,他觉得一个重要原因是自己穷,出不起彩礼钱。儿子埋怨他,他一声不吭。因为内疚,他时常失眠。2015年,他被登记为贫困户。

  相机坏了,他还是忍不住借钱买了一台新的,甚至向孩子开口。“人家不烦我烦谁哩。”他讪讪地说。谢万清曾经烧过自己的胶卷,打算“一辈子不碰相机”。但“这东西就像烟瘾,没办法,戒不掉了”。

  他喜欢翻看关于自己的报道。他给记者看一本杂志,指着封面上自己的名字:“这杂志一般都是登希拉里、克林顿之类的,结果让我占了五六页。人家都说:老谢费地方!”家里的墙上张贴着以他为主角的纪录片海报,片名就叫《老谢》。“我要是没拍出点啥,人家能来找我?”

  接到记者的采访邀约后,谢万清准备了3天的腹稿。“我语言都组织好咧!”他以近乎蹲下的姿势坐在土炕边低矮的马扎上,手肘撑着膝盖,眯着眼,用陕西方言小心翼翼地背诵已经组织好的语句,不时用手指点着笔记本上未干的笔迹。伸出的手指像树根一样粗糙,指甲里留着黑泥。

  可这些年报道一多,他也烦了。“他们光报道,也不给点补助。”他伸出左手,做个了数钱的手势,“现在小报我都看不上了。”

  有时他会收到一些信件,请他去做出版物的编委,但需要交一定的费用。他交过一次钱,结果对方再也没有联系他。“都是骗子。”他忿忿地说,“要是不交钱,我还可以考虑。”

  有报道说他是“中国最穷的摄影家”,他不喜欢这个称呼。有人劝他“多经营自己”,照片被使用了记得要稿费。可他“一高兴又忘了”。

  回乡后,谢万清重新端起了相机。他发现村里都盖上了新砖房,树也多了,可人却少了。年轻人都出去上学、打工,他所在的山沟原来相邻住了七八户人家,现在只剩下5户。

  当地人说,现在村里老人去世都凑不够人抬棺,挖掘机挖个坑,就把人埋了。村里的小学几乎都撤了,而县城的小学规模不够大,许多农村孩子报不上名,只能中途辍学。

  谢万清依然爱拍过年、婚礼、社火。如今他的镜头里,满脸油彩的小孩把头凑在一起玩手机。新郎新娘穿着西装和婚纱,把粉色拱门立到了黄泥墙上。

  他不愿意展现农村的苦难和落后,因为“日子总是一天比一天好”。看到自己的照片里有小孩穿得不体面,他赶紧跳过,“这个不能公开,裤子都破了!”

  但是他还是希望,能够让别人知道自己和农村的窘境,继而带来改变。作为县城的政协委员,他曾经连续5年提案要求将山里的一条公路重修,在会后坐到交通局的领导桌子上吃饭,“别人烦了我也要说,他们是肉,我就是那个苍蝇!”他还建议村里打深水井,因为浅水井水质不好。前几年,村里才通上自来水,否则还要像他照片里那样,用毛驴或人力挑水。

  他看不惯农村彩礼重,娶个媳妇要十几万元。女儿出嫁时,他只收了1万元彩礼,几乎全部分给了女儿和女婿,自己只留了八百元。他跟亲家说:“我不要钱,只要你们把我闺女当人看就行了。”

  陇县地处陕甘两省交界处,距离他家六七里山路有一处界碑,他每次路过都要带上一把镰刀,把石碑周围的杂草割净。有人路过觉得奇怪:“你在这割啥草哩?”他总是说:“这事你不干、我不干,就没有人干了。”

  有人说:“老谢没钱,就靠这口气活着。”

  在剧烈变化的时代,他已经很难像准确捕捉到变化的信号了。比起人像,他现在更喜欢拍大自然。他很少再采用仰视的视角,更多时候喜欢俯瞰。“我的设备不行,必须站得远,才能拍得全。”去年冬天,他几乎天天站在县城的大桥上等黑鹳,相比别人的相机,他的镜头短了一大截。

  有人说他现在拍得不如以前了。他不以为然,觉得“那是他们没看出门道”。有几次他想发表几张近些年的作品,遭到退稿,他就再也不愿意公开了,“现在很多地方尺子不准”。事实上,他也并没有太多渠道。

  前几年,他在几位影友的帮助下,以个人名义在西安办过一次影展,大部分照片依然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拍的。他联系了西安几个场馆,有的说“不提供这项服务”,有的要按平米收费,“一层每天5000元”。

  他最终把场地选在了汉城湖公园,“那地方不要钱”。他绕着栏杆拉起一道长绳,每天清晨把贴在泡沫板上的照片夹在绳上,入夜再收起来。他弓腰背着照片走在西安的夜里,摞起来的照片快比他人还高。连续3天,他搬着凳子坐在自己的照片旁,有人来看,他就上前讲解。

  前几年,他存放照片的仓库起过一次火,许多照片被烧毁了。他抢救出一部分,小心翼翼地收好,跟农具、粮食、化肥放在同一间屋里。对他而言,那些都是相当重要的东西。

  说话间隙,他的眼神习惯性地越过土炕,望向窗外。陇县的山区已进入深秋,多雨,土黄色的院子里泥泞不堪。玉米金黄,装袋垒了一米多高,用雨毡盖得严严实实。农民的日子极端地依赖天气,已是种小麦的时节,他看着窗外叹气:“又下雨了,干不成活儿了。”

  谢万清不再指望自己发财,“我就这人,就这命运。”他有时想起往事,会叹口气,“人这一辈子太难太难了。”

  两年前,宝鸡群众艺术馆为配合扶贫政策,为他在陇县文化馆安排了一份工作,主要负责看管摄影展厅。那个厅里至今还摆放着他的作品。他很高兴,觉得自己作为政协委员,“带头脱贫了”。县里有什么文化活动,他也会去拍些照片,有广场舞,有书法比赛。但他不喜欢那些片子,翻看照片时,看到活动照总是急着跳过,“不看活动,坚决不看活动”。

  每个周末,他要在山路上骑4个小时的自行车,回家种地。周日再回到县城。他在馆里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办公室,一张小床。他觉得很满足。(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玄增星)

1 2 共2页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张玉滚:教书育人十七载 把山路走成通天大...

  • 热点人物

    中国职工讲故事之二十六·青年教师讲述传承...

  • 热点人物

    以匠心守初心 铸就匠人精神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奋斗·2018劳动者风采录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莫德里奇当选世界足球先生

    克罗地亚球星莫德里奇24日当选年度国际足联世界足球先生,从而打破了梅西和C罗对该奖项长达10年的垄断。在过去一年里,莫德里奇大放异彩。

  • 跟着张艺谋拍电影 啥感受?

    张艺谋新片《影》将于9月30日上映。纪录影片《张艺谋和他的“影”》昨日宣布定档10月5日。该片揭秘了《影》诞生的全过程,记录了《影》背后的辛劳付出与感动细节,展现张艺谋导演及电影主创如何把创意、文字变成一幅完整的水墨丹青美学画卷。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宋志平:不负使命担当 锐意改革攻坚

    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到成为两个“世界500强”的央企“掌门人”,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志平在国有企业工作了近40年,经历了中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40年。

  • “月嫂管家”程鹏程:让创业梦想发挥“光合作用”

    程鹏程,今年刚满30岁,围着他的大姐都是来参加免费月嫂培训班的,说起月嫂培训,程鹏程打开了话匣子。2018年初,程鹏程的二宝快要出生了,找月嫂的艰辛过程让他看到了新的商机。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