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沈博爱用钢笔画的谭嗣同故居。
沈博爱年近八旬仍爱好写作、绘画。均为长沙晚报通讯员 彭红霞 摄
长沙晚报记者 颜开云 通讯员 沈阿玲 袁村平
从名人故居、牌坊门楼到寺观道院、码头渡口,从古街老巷到古景古桥等,历时近60年创作出来的113幅钢笔画,见证着浏阳的风土人情和时光的变迁。继前两年出版30万字被誉为“平民生存史”的《蹉跎坡旧事》后,年近八旬的退休老教师沈博爱近日再次出版《蹉跎坡旧画》。
70多岁写回忆录震动读书界
1936年出生的沈博爱是浏阳龙伏镇人,退休中学生物教师。其一生经历坎坷,曾被划为右派并被劳改,1980年复职从教。
沈博爱少年时代就兴趣广泛,文章写得好,爱好画画,喜欢搜集植物标本。当他身陷囹圄时,种种技能让他熬过了一道道难关,因为能画宣传画,在监狱里的生活待遇得到改善。释放回家后,重新组织了家庭,跟着裁缝妻子学缝纫,成了远近有名的裁缝师傅;跟着老农学农活,变成好的庄稼把式。
2008年开始,沈博爱在子女的鼓励下,开始写作回忆录。因其老屋所在地为一多土生茶树的山坡,本地人称茶蔸坡,沈博爱取其谐音“蹉跎坡”,以此作为回忆录书名《蹉跎坡旧事》。回忆录中着墨最多的是其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的经历,这一阶段也恰恰连接上了上世纪处于动荡的中国传统社会与被经济大潮淹没的一段重要历史。
这本个人回忆录最先在天涯社区发表,2013年正式出版后震动了读书界,钱理群、秦晖等知名学人为其作序或推介,称其“写尽了一方热土上许多人的喜与忧、得与失、枯与荣,甚至生与死”,并获评当年“年度公民写史作品”。
113幅钢笔画展现浏阳文化之旅
在《蹉跎坡旧事》中,沈博爱记录了一方民间历史,记下家乡山水的变迁,记下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乡人故事。同时,书中还配有一些精美的钢笔插画,同样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源于对美术和大自然的热爱,青年时期游历写生,壮年时在耕作余暇绘画,退休后在家人的陪同下游走浏阳东南西北四乡,沈博爱从未停下画笔,“铅笔画、水墨画等类型我都画过,最喜欢钢笔,携带也方便。”2013年开始,他着手整理钢笔画旧作准备结集出版,同时去一些名人故居和行将湮灭的文化古迹,补充搜集记录。近日,《蹉跎坡旧画》如愿出版,内有113幅钢笔画作品,最早的绘制于1957年。
翻开《蹉跎坡旧画》,有名人故居、牌坊门楼、书院学校、寺观道院、宗祠文庙、公堂会所、码头渡口、古街老巷、古民居、古景、古桥等16个类别,展现出一幅简明的浏阳地域文化史。
“晚清以来,在以长沙湘潭为中心的两三百公里范围内,英才辈出,浏阳恰在其中,可谓人杰地灵。”沈博爱的画笔下,收入了谭嗣同、焦达峰、胡耀邦、欧阳予倩等人的故居。
“牌坊门楼、书院学校、寺观道院、宗祠文庙等部分对应了传统社会中的意识形态,而码头渡口、古街老巷、古民居更多地反映了经济基础。”沈博爱认为,这些都是千年古县难以磨灭的文化痕迹。同时,有时候他也会百感交集,“我看着培文塔倒了,眼见拱北桥吊井荒废,一条条老街被钢筋水泥掩盖,曾经繁华的水路码头不再见乌江子(乌篷船)……”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雷颐在看完了《蹉跎坡旧画》后说,“慢慢品读这帧帧幅幅,犹如跟随作者进行了一次深度的浏阳文化之旅。”(记者 颜开云 通讯员 沈阿玲 袁村平)
何继荣:我以激情写传奇 | 2010-04-21 |
《蓝精灵》:欢乐打头,无须怀旧 | 2010-04-21 |
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 | 2010-04-21 |
沈博爱77岁出版第一本书 叹:“可怜中国... | 2010-04-21 |
母亲生前留遗愿 儿子捐百万成立敬老基金 | 2010-04-21 |
碧血丹心谭嗣同 | 2010-04-21 |
八旬老人张文清搜集浏阳民间谚语 分十类结... | 2010-04-21 |
白芝勇:用点线绘就精彩人生(图) | 2010-04-21 |
廖静文:她用一生传大爱 | 2010-04-21 |
108位“泳士”畅游浏阳河 呼吁保护母亲河 | 2010-04-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