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洪水泡过的家(组图)
//www.workercn.cn2016-08-13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生活在继续

  其实,在消泗乡所有受灾的村子中,与鱼樵村临近的九沟村,才是最严重的。61岁的代义宽在安置点待了25天后,尽管还可以继续住下去,但他还是决定回家,即使水还未完全退去。

  他曾在7月15日偷偷跑回来过一次。那天,穿着下水衣,蹚过几百米齐腰深的臭污水,才终于踏进自家屋内。一楼没来得及搬动的家具已完全浸泡在了水里,他爬上楼梯,到了二楼,脱了衣服,找了张椅子坐下。

  “鱼没了,菜没了,稻没了,什么都没了”,这位两鬓微白的老汉在脑海里一边盘算着,一边将眉头皱得更紧,“今年损失了多少?明年怎么生存?拿什么搞投资?生活如何继续?”

  枯坐一个多小时后,他从嘴里挤出三个字:想不清。可“想得清,生活得过下去;想不清,生活也得过下去”。

  这两天,村支书也找过他们,说政府组织的灾后重建方案正在落实下来。晚上9点,关掉手电筒的光,点了蚊香,他们便在黑沉沉的夜里睡去。

  夜晚来临之前,闫斗菊有的忙了。打量了一圈自己的房子后,她轻轻地说道,“收拾一下,还是能住人的”。

  这句话算是自己给自己的安慰吧。1998年特大洪水时,孩子还未成家,很多地方还需要用钱,家里的鱼塘被淹在水里,她一路哭到了安置点;2016年,鱼樵村再次进水,她没有再流泪,“任何人都不想淹水,但没有办法。这是人扛不住的,人不能与天斗”。

  在闫斗菊的眼里,没有洪水的消泗乡还是很美的。夏季,玉米棒还未结出,堤内是满眼翠绿欲滴的青纱帐,堤外是在碧绿莲蓬间盛放的荷花;秋天,到处都是秋收的喜悦,黄豆和玉米黄灿灿的,惹人高兴;冬天则是一望无际的芦苇,以及从北边飞来过冬的候鸟和野鸭。

  “这本来就是休水的地方,不要与大自然做斗争。”闫斗菊算是想明白了,现在国家提倡退田还湖、退耕还湖,不都是在做着与大自然和解的工作吗?

  闫斗菊希望洪水能早点退去。这样,她还能赶在9月中旬之前,在地里种下几渠油菜。等到来年春天,这些油菜开花了,她想,在阳光下,那一定是一片金黄色的花海。中工网记者 周有强 张翀

1 2 3 4 5 6 共6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