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冯小刚的新片《私人订制》,因为质量滑坡引来差评如潮,无法淡定的冯导接连发布微博鄙视影评人,并强调了自己对中国电影的卓越贡献,如“《一声叹息》突破了婚外恋题材禁区;《天下无贼》突破了贼不能当角的禁区;《集结号》突破了战争对人性描写的禁区;《一九四二》突破了对民族历史的解读;《私人订制》突破了对权力的讽刺。我尽了一个导演对中国电影的责任,无论创作还是市场”。
乍一看,挺佩服冯导的 ,勇立时代潮头、屡开风气之先嘛。又一琢磨,发觉不大对头,这些领域,其实早就有影片突破过了。按照冯导的逻辑,笔者在上个周末也一不小心有了一点“突破”——因为睡懒觉没吃早饭,突破了人类社会一日三餐的饮食传统;玩了一会儿飞机大战,突破了从不玩手机游戏的禁区;一整天没开电脑,突破了人对电脑网络的依赖……有人就奚落地声称,如果《私人订制》真的突破了什么禁区,那也是突破了喜剧必须好笑的禁区。
江郎才尽的显著表现之一,就是在遭遇挫折之后试图通过重复过去的辉煌来证明自己,冯小刚拍《私人订制》,一如陈凯歌当年拍《梅兰芳》、《赵氏孤儿》。反正我是没有从中看到什么“突破”,看到“一个导演对中国电影的责任”,它支离破碎的剧情拼凑和明目张胆的广告植入,倒是让我想起了《四大名捕2》、《小时代》等一系列投机“捞钱”的水作。
冯小刚向来以电影“接地气”和语言犀利著称,这是他赢得尊重的重要原因。但一码归一码,具体到为《私人订制》的差评辩护上,他显露出了一种精英霸权的意味来。当年陈凯歌的《无极》被胡戈奚落为《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时,也曾因其“精英气质”被大众审美消解得“片甲不留”而大为光火。
在信息多元化、价值多样化的互联网时代,社会精英的话语权不再稳如磐石。以往那种精英话语一言九鼎、一锤定音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大众有各自的旨趣和理解,也有各自表达的权利和空间,不再是你说啥我听啥、并且听啥信啥的话语格局。可是,一些“主流文化”的掌控者,对社会精英话语权的垄断性已被打破的现实,显得缺乏足够的认知和准备,一不小心,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委屈”——有时候觉得民众不懂自己、误解自己,有时候觉得大众“朽木不可雕”、不可理喻。冯小刚的作品遭遇差评,以及由此引发的吐槽辩解,为这场话语权争夺战平添了几分娱乐色彩。
可惜的是,随着这种话语权的变化,一种社会端倪日渐清晰——精英和大众之间的裂痕,包括审美裂痕、话语分歧等,正在逐渐加大。比如,有些社会精英身上表现出的“群众悖论”:群众言行正好对自己胃口,就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要是不合己意,就说群众“不明真相”。再如有些人身上的“精英自负”:有教授说延迟退休后“男的去养老院做园丁,女的给老人洗衣服,多好”,有的说国人的休假福利已经好到“干两天就休一天”,甚至有人说“普通老百姓反对我的观点恰好说明我正确”。这些现象指向社会精英的一个病灶——太把自己当回事儿,同时太不把别人当回事儿,如此焉能不将精英与大众的价值裂痕推向不可调和的境地?(薛世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