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冬为安宁
童道明写的第一首诗是《我梦见》。
我梦见/树上那个落下来/砸到牛顿头上的/苹果/被乔布斯咬了一口。
诗歌一直是童道明的一个神秘憧憬。母亲爱好诗歌,看妈妈在灯下写诗,是他童年最温馨的回忆。在写了几个剧本之后,他开始真正有了写诗的冲动。这是因为在写剧本的过程中,他慢慢感悟到戏剧与诗挨得很近。就如同他常说的,契诃夫的戏剧比契诃夫的小说更接近于诗。
1955年,童道明高中毕业,因为有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他用幼稚的文字写起了幼稚的诗。他所上的高中常与一所女中学校联谊,有一次攀登了北京的最高峰——鹫峰,回到市里又组织了联欢晚会。晚会上一位女生站起来当众朗读了童道明的一首诗:“看见你了,庄丽的鹫峰/你像武士一样/耸立在群山之中/……”
童道明由此想到了1949年,想到在故乡小学毕业时的一幕:我们在教室里最后一次齐声唱一支名叫《我家在江南》的歌。它的最后一句是:“别你时,我们都还青青年少,再见时,你又将是何等模样?”我离开家乡后,特别是到了异国他乡后,常常吟唱与玩味这句唱词,它曾勾起过无尽的乡愁。从课堂出来,他跨出校门在前面走,听到几位老师在背后议论他,有一位老师说:“不管童道明将来走到哪里,都不会给我们丢脸的。”
60多年过去了,童道明一直没有忘记那位老师说的那句其实并不是说给他听的话。
想起2014年是契诃夫逝世110周年,童道明从2013年8月2日起,就开始翻译契诃夫书信,每天都要译一封信,或两封信,10月3日那天,童道明翻译出了契诃夫1898年11月13日从雅尔塔写给妹妹玛利雅的信,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你告诉妈妈,不管狗和茶饮怎么闹腾,夏天过后还会有冬天,青春过后还会有衰老,幸福后边跟着不幸,或是相反;人不可能一辈子都健康和欢乐,总有什么不幸的事在等着他,他不可能逃避死亡,尽管曾经有过马其顿王朝的亚历山大大帝——应该对一切都有所准备,对一切所发生的都看成不可避免的,不管这是多么令人伤心。需要做的是,根据自己的力量,完成自己的使命。”
翻译到这里,童道明掷笔沉思,好像觉得这是契诃夫在对他隔空喊话,在指教他用更理性、更达观、更从容、更谦卑的心态来对待人生,服从命运。“根据自己的力量,完成自己的使命。”
童道明写剧本有两个领路人,一个是契诃夫,一个是曹禺。他牢记契诃夫戏剧的基本经验:“戏剧表现人的精神生活。”曹禺在《雷雨》的序言里说:“我用一种悲悯的心情来写剧中人的争执。”童道明也把这句话牢记在心。
最要紧的当然还是写戏。2014年春节,童道明投入到《契诃夫和米奇诺娃》的写作中,这是他创作的第八个剧本,也是第二个有契诃夫登场的剧本。剧本的初稿完成于2014年2月7日,写上最后一个标点符号,他长吁了一口气。心想,他的“一年写一个剧本”的计划没有落空。
于是,童道明乐观地预期,在不远的将来会有一天,他的读者和观众将有机会与这个剧本相遇,能从剧本里读到,或从舞台上听到契诃夫的一句台词:“我刚刚写完一篇小说,我就把小说里的一段话念出来,送给你和你的朋友们:‘将自己的全部生命贡献给一项事业,从而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情趣的人,也成为一个能让有情趣的人喜欢的人。’”而这个愿望,在2015年伊始实现了。
耄耋之年的童道明常常要与时间赛跑。母亲和哥哥不幸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用超强的脑力劳动来抗拒衰老,不知是不是能侥幸地躲过这一关。”他的眼睛里有悲悯,然而毋宁说是自怜,因为生而为人。
因为采访,与童道明约了数次见面。而促膝长谈,只有两次。但印象最深的碰面,却是在首都剧场。那晚,作为《万尼亚舅舅》的译者之一,童道明早早地站在剧院门口静候着那些或熟识的,或不认识的朋友。他的身旁,是契诃夫的大幅宣传图。有那么一秒钟,他深情地望着画中的契诃夫,嘴角上扬,眼神温存且饱含敬意,像是穿越了百年的一次隔空对话——
他说:“作家蒲宁在回忆录里说您没有真正爱过一个女人。我不同意他这个看法。我认为您一生至少爱过两个女人,一个是您的恋人米奇诺娃,一个是您的妻子克尼碧尔。”
他答:“两个就不少了,为什么说至少呢?”
杂家黄宗江:我还想演一曲《天鹅之歌》(图) | 2010-09-08 |
契诃夫《海鸥-海鸥》复排 歌颂理想爱情(... | 2010-09-08 |
林兆华的“大问号” | 2010-09-08 |
童道明话剧不怕“不说人话”(图) | 2010-09-08 |
黄佐临:花五先令坐灵感椅 | 2010-09-08 |
赖声川谈《海鸥》:多少导演误读契诃夫 | 2010-09-08 |
契诃夫:我依旧迷人(图) | 2010-09-08 |
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 盘点与诺贝尔奖“... | 2010-09-08 |
濮存昕谈契诃夫:我们都是他笔下情境中的人 | 2010-09-08 |
导演李六乙:人艺的舞台已经离文学越来越远了 | 2010-09-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