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好医生黄云劳累过度倒在岗位上 千余人含泪送别
//www.workercn.cn2013-11-28来源: 南昌日报
分享到:更多

    11月27日上午,一支庄严肃穆的治丧队伍簇拥着灵车在安义县城街头缓缓前行。看到灵车上的照片后,许多群众纷纷加入,很快这支队伍就变成了一条“长龙”,吊唁者达千余人。“黄院长是个好医生,就这样去了,我们非常不舍……”在悲伤的送葬人群中,大家含泪称赞、追忆他们心中的好医生、安义县中医院副院长——黄云。

    “发病的晚上,黄院长就在办公室写材料,对他来说加班是‘家常便饭’。”安义县中医院院长戴征强告诉记者,19日晚7时许,黄云发觉头晕恶心,就靠在治疗床上休息,一位路过的患者发现他呕吐,才叫来医生帮忙。“我们赶到的时候,他已经深度昏迷了。经过CT检查发现是脑溢血,我们做了简单处理后立即将他送往省人民医院。”虽然经过医务人员全力抢救,黄云还是出现了呼吸衰竭,只能靠呼吸机维持生命。25日晚6时30分,黄云走完了他54年的生命旅程。

    27日中午时分,尽管追悼会已经结束,但仍有不少人送来花圈,其中一些原本是早上打算来找黄云看病的患者。“黄院长治好了我的肾结石,我昨天本来想找他看看筋骨,没想到……”前来吊唁的傅长青告诉记者,他是黄云的“老病号”,与黄云相识有20多年,平常身体有问题,都会到医院找黄云检查、治疗。“得知黄云去世的消息后,我们全家都赶来了。”傅长青说,在他眼里黄云是个敬业的好医生,只要病人有需求,黄云无论在做什么都会赶过来。

    “他要是能多为自己着想就好了。”说起黄云的辞世,71岁的唐冬英奶奶忍不住哽咽,她是昨天从南昌特意赶回安义参加黄云追悼会的患者之一。在她心中,黄云既是医生更是朋友。三年前,唐奶奶因膝盖疼痛不能下床,家人带她多处求医都未能治愈。“上海的医院要我做手术,我不肯,就回到县里找到了黄院长。”在诊断出唐奶奶腿脚不便是因风湿和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黄云开始对唐奶奶进行系列理疗,针灸、火罐、电疗……每次都要花上几个小时,但黄云从未表现出任何的不耐烦。有一次,看病的人很多,唐奶奶排在最后,轮到她时,已经到了下班时间。正当唐奶奶准备第二天再来看病的时候,黄云叫住了她。“他和我说,来了就该把病看好。然后搀着我躺到了病床上。”唐奶奶说,理疗做完,天已经黑了,但黄云没有立即下班,而是拖着疲惫的身子先去医院外给她拦了车,并送她回家。在黄云悉心照料下,唐奶奶不出两个月就能下床走路,到现在腿脚已恢复正常,平常还可以和朋友打打羽毛球。唐奶奶告诉记者,是黄云用精湛的医技和高尚的医德医风帮助她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黄云不仅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他在工作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清正廉洁、勤俭节约、乐于助人的作风更是为身边人所称道。走进黄云的办公室,映入眼帘的是干净的地面和整洁的床位,10余平方米的小空间里,每样东西都被安置得井井有条。为了给病人提供舒适的就诊环境,黄云每天都亲自打扫办公室。他的办公室里放着不少绿色植物,目的是舒缓患者的心情。治疗用的火罐,黄云大可以向医院申请经费购买,而他却选择自己砍竹子加工打磨;坏了的医用钳子,黄云缠上胶布继续用;弄脏的白大褂,黄云都是自己手洗。为了减轻患者负担,黄云一次针灸、火罐只收几元钱,一个月总收入不过两千多元,住了30多年的老房子从没换过,甚至出殡时穿的衣服还是妻子5年前为他买的一直没舍得穿的西装。

    黄云就是这样一个人,宁可自己受苦,也不愿给医院添麻烦、给患者加负担。每次看病,他都按照“疗效最快、花费最少”的原则为病人着想。“黄院长经常会拿钱给来自偏远农村的病人。我们原先还以为是黄院长的亲戚,后来才知道,这些病人和黄院长素未谋面。”安义县中医院医生熊林燕如是说。

    大家给黄云取了个非常贴切的外号——“老黄牛”。如今,“老黄牛”已经不在了,但“老黄牛”的精神却在安义县中医院被继承了下来。该院骨伤康复科的刘主任说:“在面瘫、脑溢血、坐骨神经痛、腱鞘炎、肩周炎等康复治疗方面,黄院长有着不小的建树。在他的努力下,我们医院康复科从只有门诊到了现在20张床位的规模。他和我们的共同梦想是让安义县有自己的治疗康复大楼,这样病人们再也不用为了床位发愁,更多人都能得到救助。我们将继承他的遗志,争取将这一梦想早日变为现实。”(帅如琼 万能)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