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南川三泉镇卫生院院长罗伦是位残疾人士,但不管早晚,不管天气如何,只要村民需要,他总是立即出诊——
随叫随到的乡村“120”
罗伦(左)在为村民看病。 受访者供图
6月30日晚,南川三泉镇马嘴村又是一夜大雨。半夜,镇卫生院院长罗伦迷迷糊糊听到手机响,一看时间,凌晨1∶40。
“罗院长,我是张文惠的娃儿,我妈糖尿病犯了,呼吸都有点困难了,你快来看看!”电话里传来焦急的声音,罗伦一下子清醒了,翻身起床收拾氧气瓶等“装备”,然后通知了另外两名医生。
连日下雨,去张文惠家又是山路,对左腿残疾的罗伦来说这段路实在不好走。他拿了根木棍作支撑,和同事以最快速度前行。
“罗院长,我来接你了,有段路全是稀泥巴,我背你过去。”走到一半,张文惠的儿子迎上前来,罗伦眼眶一热:“他们知道我腿脚不好,每次出诊遇到天气不好或路不好走,都抢着要背我。”
罗伦总是说,一直以来,都是村民给了他太多太多的恩情。
愿当一辈子村医报答村民
罗伦和马嘴村村民间有极深的感情,这种感情,很大程度上源自他的童年。
3岁时,由于治疗不及时,罗伦患了小儿麻痹症。在医院治疗期间,他甚至被认为是要“被废掉的孩子”——生活将无法自理,相当于一个“废人”。
出院后,罗伦只能靠爬、靠轮椅“行走”。然而,回到村里,他发现自己非但没有被嘲笑、歧视,反而得到了更多关爱——在街上玩太晚,村民们就让他到家里吃饭;回家路上,村民碰到他总要背他一段;怕他自卑,村民们就跟他开玩笑、陪他玩……在村民和家人的帮助下,罗伦奇迹般地站了起来。
乡邻们的善良,让罗伦暗下决心一定要报答他们。最好的方式,就是像父亲那样当一名村医。
有关父亲从医的情景,罗伦印象中最深刻的一幕,是一个大雪天的晚上,村民们一次次因急病敲响家门,父亲一次次地出去,一晚上折腾了十来趟,却始终没有一句怨言。
“父亲的医术和医德在马嘴乃至整个三泉镇都是出了名的,他获得了村民的尊敬,也确确实实为村民做了很多事。父亲可以,我也一定可以!”
从卫校毕业后,罗伦便开始跟着父亲学医,给村民看病。为提高医术,他在工作之余进修了中医课程。罗伦给自己定了条规矩:不管早晚,不管天气如何,不管医疗对象是谁,只要村民有需要,立即出诊。因为“随叫随到”,他被称为村里的“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