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第十四师一牧场政法办主任张永进:昆仑山麓有个“喜喜连长” (图)
//www.workercn.cn2014-07-22来源: 新疆日报
分享到:更多

  编者按:

   被群众称为“喜喜连长”的张永进,没有进过一天学校,却精通汉、维吾尔两种语言,能说会写;在昆仑山麓放牧十年,做连长十几年,特别是1999年从事信访、政法工作后,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连周边策勒县四乡镇的群众也熟悉喜欢他。在领导和群众心目中,“没有喜喜连长解决不了的困难”。

  今天,在我们踏上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目标的新征程中,更需要这样脚踏实地、受群众拥戴的好干部。从今天,起本报陆续刊登张永进的先进事迹,展示他身上所具有的时代精神和高尚情怀。

  

  7月16日,张永进(中)在为农场职工张勇(左)和赛买提(右)进行纠纷调解。(本报记者 约提克尔·尼加提摄)

  7月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一牧场绿意盎然,站在小巧的场部远眺,满目都是漫漫黄沙和连绵沙山。在这个被黄沙包围的地方,我们见到了被当地各族群众熟知、亲近、深深爱戴的“喜喜连长”张永进。

  张永进身材瘦小,脸色黝黑,说起话来慢条斯理,有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从3岁跟随姐姐来到昆仑山麓,张永进已经在这里生活了56年。10年在昆仑山牧区骑马放羊,23年在一连、二连、三连当兽医、卫生员、会计、连长,15年在一牧场任民政科、统战科、政法科科长和政法办主任,如今仍在一线勤奋工作,为牧工的幸福和社会的安宁和谐贡献着力量。

  从牧工、兽医到卫生员

  张永进3岁离开老家甘肃,跟姐姐、姐夫一起来到一牧场,6岁开始跟牧民一起放牧,吃一口锅里的饭;12岁时,跟一连的牧工买买提·库尔班一起放羊,同吃同住。从这时起,大家都习惯叫张永进的小名——喜喜。

  一牧场三面环山,是兵团最偏远的一个高寒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团场。牧工们随四季在山间草场迁徙放牧,住的是地窝子,吃水要翻几座山到河沟里用毛驴驮,日子十分艰苦。放牧时,连队将一户民族家庭与一户汉族家庭组成一个生产单位,负责放牧一个350只—400只羊群,这也给一牧场的各族群众埋下了世代和睦的种子。

  放羊的生活很辛苦。在张永进的记忆里,1968年5月12日山里下了一米厚的大雪,羊群在大雪中走失,他为了找羊把鞋底都磨掉了,穿着袜子在雪里走了一天。平时常常对着草场、天空发呆,张永进想换一种生活方式。

  1969年,张永进开始在一牧场学习班学习兽医,因为山区连队缺少卫生员,1970年1月他又被派到一牧场医院学习护理工作。白天给病人洗脚、梳头,护理病人,打扫卫生;晚上帮护士配药、学文化,先后做了一年的病房护士和一年手术室护士。1973年他又受命学习妇产科,1974年张永进正式到二连的山上当了“医生(卫生员)”。

  二连离一牧场场部38公里,牧工们居住都很分散,张永进背着药箱、骑着毛驴一家一家去牧工家巡诊,一转就是一两个星期。看完了人的病,谁家牲畜有问题他也能治。“碰上羊把羊毛吃进胃里形成硬块,就开刀把硬块取出来再缝合,给难产的羊做剖腹产,都是平常的手术。”张永进说。此外,每年四五月给牧工家的马、牛、毛驴阉割去势,牧工们都爱找他,说他的手轻,做完手术牲畜好得快。

  二连牧工吐萝卜·苏莱曼告诉记者,他家兄弟姐妹9个。有一年2月,妹妹高烧40摄氏度陷入昏迷,爸爸妈妈以为妹妹已经没救了。喜喜连长闻讯半夜两点赶到他家,发现妹妹没有呼吸但还有心跳,赶紧实施抢救,终于捡回了妹妹的一条小命。吐萝卜的儿子淋巴结肿大化脓,也是喜喜连长亲自给做的切除手术。

  从当上二连卫生员到1999年下山工作,张永进走家串户一直随身带着药箱。40多年来,他共接生三代维吾尔群众的孩子156人,抢救生命56人/次,为当地牧工和周边乡镇农民看病2000余次。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