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在郑州有这样一位老人,在公交车上看到有人给老人让座、在大街上看到有人做好事、在公园里看到有人爱护环境、乘出租车或就医时看到服务态度好的人……他都送上一幅书法作品,以示赞美和鼓励,这种“鼓励”一送就是10多年。他就是邻居眼中的“慈善老人”白浩。
7月18日,记者在郑州大学工学院家属院6号楼见到了白浩老人。88岁的白浩,是郑大工学院的离休干部,头发虽已花白,腿脚也不大方便,但精神很好,思路也非常清晰。
十几年前,白浩在报纸上看到杭州一位81岁的老人用自己做的20多种不同版本的卡片,送给那些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的年轻人。“这对做好事的人来说是一种肯定和鼓励。他们代表的是城市的正能量,向周围人传递的是正气,正能量就要赞美,正气就要弘扬和支持。”白浩老人说,杭州老人的这个行为让他很感动,当时就想,自己在郑州也可以做这样的事啊。自那以后,他便有了为做好事的市民送书法作品的想法。
老人刚开始也不会书法,都是跑到古玩城买些作品送人。时间长了他发现,买来的作品有时候不能因人因事表达自己的心意,就开始自己练习书法。内容分为励志诗词、治家修身格言、尊老爱幼、劝学警句等,给不同的人送去不同的致谢话语。
10余年来,送书法作品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融入了白浩的生活。“老人出门有两种东西必带,书法作品和零钱。”白浩的大女儿告诉记者,碰到做好事的人送书画,遇到有困难的人送零用钱,多年来老人在宣纸上的花费都有上万元,随手送出去的钱和每次给灾区的捐款更是不计其数。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一直坚持做下去。白浩老人十几年如一日坚持弘扬正气,值得学习。”郑州爱民社工的郭邵娟经常在白浩所住的社区里开展工作,说起白浩老人,她告诉记者,只要社区里组织一些爱心活动,白浩老人总是积极地出钱出力。每到春节,要给农民工和孤寡老人家里送春联,老人由于身体原因,有时候白天要去医院理疗,他就晚上回到家里“加班”写。
白浩的行为感动了很多市民,他多次被评为“模范党员”并获得了“老有所为贡献奖”。各式各样的证书和奖章,并未改变老人的心态。“只要我能动,我就会坚持写下去。”白浩说,现在家里仍放有很多写好的作品,自己出门走路和坐公交车都不方便了,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有热心的老人或者年轻人能接过这个“接力棒”,将他写好的书法作品继续发给那些做好事的市民。(本报记者 葛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