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80岁的生命“摆渡人”
//www.workercn.cn2016-12-16来源: 四川日报
分享到:更多

  高高飘扬的传奇旗帜

  周克明之所以对农村癌症晚期病例介入临终关怀,源自他心中始终无法忘记的一幕。

  几年前,周克明到养马镇农村调研,看到一名瘦骨嶙峋的老人躺在透风的屋内,紧咬被子,两手抓扯,用头撞墙……听着“呜呜呜”的哀号声,老伴眼泪直流,“癌症,痛得没法。”“即使走到生命最后,也要让他们感到没被抛弃、没被放弃。”那一刻,时年76岁的周克明下定决心。

  周克明找到简阳市民政局,要来当地农村癌症患者的情况。“有2000多人啊!”他说,这件事“非做不可”。

  对中小城市和农村来说,临终关怀几乎是空白。2012年,周克明向四川省卫生厅(现四川省卫计委)申请科研立项,在简阳市农村开展终末期癌症病人临终关怀研究,简阳由此成为全国率先在农村开展临终关怀的县级市。

  “你图啥?课题还是自筹经费。”不少人劝周克明,“农村临终关怀科研价值不突出,也改变不了患者的命运,费力不讨好。”

  “让患者能无痛苦地离开,让他们感受到国家和社会还在关心他们,社会价值远大于科研价值。”胸外科主任医师张同钦是周克明的“大徒弟”,最了解老爷子的想法。

  为干好这件事,周克明把头发染得乌黑。“我这把年纪,这样去开导,才能让病人看到希望。”

  外科医生陈焬说,老爷子做人一丝不苟,做事追求完美,一辈子如此。“他做了1万多例手术,没出过一起差错。”

  白手起家组建外科、肿瘤科,在四川县级医院中率先开展食管癌、肺癌、胃癌、结肠癌等根治手术,发表论文70余篇,打破县级医院医生不能评正高的先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周克明早已是简阳市人民医院的传奇。

  如今返聘回到肿瘤科,周克明依旧是每天最早到岗的医生,上门诊从不限号,一天平均诊断70多位病人。

  岁月,让周克明放下手术刀,但他作为简阳人民医院的一面旗帜,依旧挺在最前面。

  追赶光阴的仁心传承

  按照立项时的计划,周克明的课题两年前就该结题,但他选择了“延时”。4年关怀了306人,他认为样本量对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还不够。

  早在2012年,就有研究者对他说,“临终关怀的问题存在应用环节,令人担忧的是能否可持续地做下去,如果你不干了呢?”

  周克明心中有数。每次下乡,他都尽量把患者所在地的乡镇和村上的医护人员叫上。几年下来,经过培训的各乡镇卫生院院长和139名业务骨干、300多名村医及20多名民营医院医生加入到他的队伍,探索建起“县市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三级农村临终关怀网络和模式。

  越来越多的医生愿意跟着老爷子去敲开农家门,甚至影响了一个叫毛雪丽的18岁女孩。

  1998年,付建琼夫妇带着一个肚子胀得大如西瓜的半岁女婴跪在周克明面前,一边央求救命,一边一把把地从布袋里抓出“块票”,那是从成都九眼桥等地乞讨来的。

  院长对周克明说了两点意见:手术风险大,做不做随你;不够的费用,医院补贴。周克明二话不说,立即组织手术。两个多小时后,他成功从女婴肚内取出4公斤多重的肿瘤,而孩子只有3.5公斤。这也成为世界上首例肿瘤比人体重的医学案例。

  那个女婴就是毛雪丽。此后十多年间,周克明一直关心着毛雪丽的成长。明年,毛雪丽将考大学,她将自己的志愿定向了社工,“要像爷爷一样帮助弱者。”

  临近元旦,毛雪丽画了一幅画送给周克明,是一对鲜艳的牡丹。但周克明清楚,再美的花儿也有凋谢的一天。之前,这位行医一生的老人已签署遗体捐赠协议,死后将把遗体捐给大学用作教学科研。

  他说,只要他一天还能动,就会把临终关怀做下去。“有的人秉性坚强,就是临近生命的终点,也还活力四射、闪闪发光。”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