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工会频道职工园地-正文
聚焦未来技工培养:订单培养需“务实致用”
//www.workercn.cn2014-11-18 07:23:11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质与量尚存脱节

  “为了能和相关企业签订订单培训,我们学校花了血本买回了高新设备。”福州一家职业学校的陈老师说。但记者采访中,一些学生则反映,校方对设备的使用有严格的要求,“很难摸上一两回,仅有印象,没有操作经验。”据了解,由于高新设备维修保养要求高,在学校成了摆设品。

  “学校正面临着专业发展不均衡的情况,有的专业开展校企合作难度很大,往往是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我们的师资力量不足。”泉州一所轻工学校的负责人说,学校自身能力不强,难以吸引合作企业。据了解,目前一些职业学校还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缺乏针对性、实践性和职业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与企业的需求相差甚远。

  “我们本来就不喜欢文化课,都是在考不上其他更好学校的情况下,才选择职业技术类学校的, 但进来后才发现,学校还是强制要求我们上文化课,于是大家纷纷逃课,结果这一逃刹不住了,到学专业知识的时候许多同学还是照逃不误。”福州某技校的一名学生告诉记者,因为入学就跟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不需考虑就业问题,许多学生也就不好好学习。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大多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仅仅停留在企业接收学生实习的浅层次上,没有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标准、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开发、实践教学体系、人才培养与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层次合作。“不少学校、家长和学生,看重职业教育的依然是学历文凭。”

  此外,由于技工太吃香,也使得一些职业学校不把气力用在深化教学体制改革上,不把心思花在让学生学到真本事上,而是挖空心思搞所谓省钱的“放羊式”实习,“学生学半年文化课后,直接到企业去实习,实习属于强制,算学分。”

  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督导报告也显示:校企双方的责权利缺乏制度保障,校企合作办学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据抽样调查,仅有16.8%的市(地)、县教育局长表示本地区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审批中,制定并实施了企业参与的制度;有61.6%的企业建议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全程参与人才培养、相关评估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有67.4%的企业希望政府出台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各参与主体权责的政策文件,推动组建职教集团。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