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圆梦大京九
“在‘七五’计划时期,当时状况是钱少、事多,怎么办?”孙永福紧握拳头,“只能是把钱用在刀刃上,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打歼灭战,铁道部组织三大战役,也就是南攻衡广、北战大秦、中取华东。”
孙永福担任衡广铁路全线总指挥,坐阵一线,组织实施。经过3年奋斗,1988年衡广复线铺通,1989年全线投入运营,解决了南北大干线京广铁路“卡脖子”地段运能问题,运能从每年1000多万吨,提高到每年3000多万吨,远期可达每年5000万吨。大秦铁路是我国按照系统工程建设的第一条重载铁路,设计年运煤1亿吨,经过技术改造最高达到年运煤4.45亿吨,建成后共运送煤炭60亿吨。“中取华东”则是进行了多通道铁路建设,增强进出华东的铁路运输能力,为华东地区加快改革发展提供运力支持。
“七五”期间三大战役为支持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铁路运输紧张状况仍未根本缓解,南北方向运能制约尤为突出。
在此情况下,铁道部党组研究作出了“八五”期间“强攻京九、兰新,速战侯月、宝中,再取华东、西南,配套完善大秦”的总体部署,孙永福负责组织以京九铁路建设为重点的“八五”铁路建设大会战,同时负责高速铁路技术研究和京沪高速铁路建设准备工作。
1996年2月25日,孙永福(中)在京九线蕲春站微机连锁开通现场调研。
举世瞩目的大京九,曾澎湃过几代人的激情。早在上世纪初,孙中山《建国方略》首提经由“鄱阳湖入口西端、长江右岸”(即现九江市)之南北大铁路构想。作为京九铁路建设总指挥,孙永福深刻体会到党中央、国务院作出这一战略决策意义重大。
京九铁路自北京南下深圳,连接九龙,途经九省市,全长2397公里,加上联络线总长达2553公里。这是我国铁路建设史上规模最大、投资最多、一次建成线路最长的大干线。3年铺通,第4年全线投入运营,任务十分艰巨。孙永福抓科技攻关、抓质量创优、抓投资控制,建设质量之好、投资效益之高、科技进步成果之大,都是铁路建设史上少有的。
建成后的京九铁路,不仅缓解了南北运输紧张状况,更带动了沿线地区经济社会飞跃发展。“沿线大多是老革命根据地贫困地区。调查表明,铁路自身经济效益很好,运营10年已偿还全部建设资金;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显著,包括产业布局、城镇化、就业环境等。京九铁路每收入1元钱,就会拉动地方相关产业收入5元7角的增加值,GDP拉动作用为1∶5.7。这说明这条线真是条扶贫线。我们修铁路不光是运东西,更多的还是为地方服务,为老百姓服务,最终是要让人民享受到这样一个现代运输工具带来的实惠。”孙永福动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