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北京大学教授姜伯驹:此生挚爱是讲台 荣誉只是副产品
//www.workercn.cn2014-06-02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姜伯驹教授在北大授课。 资料照片

  一脸慈祥,满头银发,略带厚度的黑框眼镜,经年不变的蓝布袋教案包。行走在燕园六十余载的姜伯驹,一如他的专业,沉稳内敛。

  他有着一大堆耀眼的头衔:国际知名拓扑学家、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还是首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可在他心中,所有这些,都抵不过学生口中一句亲切的“老师”。

  “学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生于数学世家,不到16岁就考入北京大学,师从著名数学家江泽涵,青年时便创立了著名的“姜子群”“姜空间”方法,这位一辈子扎在数学世界里的大家却始终强调自己的此生挚爱是讲台,“我的第一职责,就是教书和育人。”

  “荣誉只是副产品”

  姜伯驹所研究的拓扑学,是基础数学的基础。

  “拓扑研究的是图形间本质的差别。比如,一个气球不论吹成瓶子的形状还是圆球的形状,在拓扑学来看,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但是一个圆球和一个轮胎,本质就不一样了。”只要一说到拓扑学,姜伯驹看惯了波澜的眼睛里总是闪着明亮的光。

  这份对于数学的迷醉,与生俱来地浸润在姜伯驹的血液里。

  姜伯驹出生于数学世家,父亲姜立夫是中国近代数学的开拓者之一,他创办了南开大学数学系,著名数学家陈省身与江泽涵都曾是他的学生。

  1953年,还不到16岁的姜伯驹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在学期间,他的成绩名列前茅,并两次被评为北京大学三好学生。留校任教后,他有幸成为著名数学家江泽涵先生的助手。1962年,25岁的姜伯驹便运用后来被通称为“姜群”的概念,打破了这一理论停滞多年的局面。成果于1964年发表后,立即引起国际同行的瞩目。1978年以后,他将不动点理论与低维拓扑学结合起来,全面解答了已有50年之久的“尼尔森不动点猜测”。1983年,姜伯驹成为当时北大最年轻的教授,他的专著《尼尔森不动点理论讲座》同年被美国数学会收入丛书出版,代表了当时不动点理论研究的水平。

  从青春少年到知名学者,辛勤的努力为姜伯驹带来了接踵而至的荣誉:国家自然科学奖、陈省身数学奖、华罗庚数学奖、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

  然而,当有人称他为“大师”时,姜伯驹却一如既往地淡然。在他看来,所有的荣誉都只是探求真理道路上偶然的“副产品”,“大师的资格我不够,做学问、做事情、做人,还有很多要学习”。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