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周人杰:断掉“跑部钱进”的公关路
周人杰
//www.workercn.cn2015-02-06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把没必要的行政审批、专项资金全部放下,彻底交给市场、交给地方,才能真正避免权力自我的“转移支付”,部委机关才不会再“门庭若市”

  日前,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改革和完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的意见》,针对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改革完善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措施。其中,引起广泛关注的是,“从严控制专项转移支付”,规范其支付分配和使用,逐步取消其在竞争性领域的运用。同时,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占比将提至六成以上。这些听起来挺专业,实际上却与民生息息相关,不啻为又一场“自我革命”。

  何为“转移支付”?简单地讲,是中央财力对地方、特别是对中西部地区实施补贴的两种形式。一种为“一般性转移支付”,给钱,但不规定具体用途,由下级政府来因地制宜统筹安排;另一种为“专项转移支付”,给钱,并要按规定用途安排使用。可以说,专项转移支付在民生等特定领域的均等化方面发挥了历史性作用,利于专款专用。然而世易时移,因其项目多、渠道乱,而且埋下“跑部钱进”、滋生腐败的隐患,渐渐引起抱怨。

  比如,一些项目行政审批色彩浓厚,信息管理也不够公开透明,常常就卡在一两个公章上。当初,刘铁男就死死卡住能源项目,不给钱、不“做工作”不撒手。如果说,行政审批管的是“可以干什么”,那么专项转移支付管的就是“拿什么去干”,两相夹击,多少个地方项目就卡在这“最后一公里”,眼巴巴地听得到雷声见不到雨。

  打通这“最后一公里”,反过来看也是对干部的爱护。曾有领导同志到财税部门调研,了解到一个处室管着数十亿元的资金,刚毕业的大学生便有上千万元的审批权,不禁感叹,想不腐败只能靠个人的品质。显然,制度刚性比个人品质更可靠,让干部远离不必要的“权力负担”,才是釜底抽薪。一些部委流行“处长经济”“处长政治”,诱发了不少腐败窝案,许多学历高、能力足的青年干部,被自己手中的签字笔绊倒在地,再也爬不起。

  很多专项转移支付延续的是计划经济的逻辑,早已没有存在的必要。有的涉及领域过宽,造成财政资金分散;有的分配使用不够科学,“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资金形成不了合力;还有的逼迫地方拿出配套资金,让本就窘迫的落后地区只能望梅止渴……因此,凡属“小、散、乱”、效用不明显、到期后不必再续以及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充分调节的专项,《意见》都给出了明确的否定答案。

  既没必要,又易害人,那就要坚决砍掉。把没必要的行政审批、专项资金全部都放下,彻底交给市场、交给地方,才能真正避免权力自我的“转移支付”,部委机关才不会再“门庭若市”,断掉地方“跑部钱进”的公关路。当然,财政转移支付有利于均贫富、缩差距,同样得讲究“放管结合”。放下不必要的专项,也得拾起重要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以及必要的专项,它们可能是下岗职工的新希望,可能是困难群体的救命钱,必须分配好、落实好、监管好,一分一厘都姓公。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关键在把扭曲的财权、事权“扭过来”。这个“扭过来”的过程,一方面需要拿出“断、舍、离”的勇气与魄力,另一方面也要讲求改革方法论,既算好转移支付的经济账、民生账,又确保收支每一个环节公开透明,既要让税收法定原则贯彻始终,更要从严治党、治吏,筑起“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防火隔离带。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