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滚动-正文
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科技体制保障
——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初步体会
周国辉//www.workercn.cn2013-12-03来源:科技日报
分享到:更多

  

  要继续深入开展“三位一体”的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围绕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一批重点企业研究院,激励青年科学家到企业研究院工作,产学研协同组织实施一批科技攻关项目。

  要加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由龙头企业牵头,联合省内外高校院所,围绕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问题,进行协同研发攻关。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平台作用,整合科研院所的智力和设备,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公共技术服务。

  要充分发挥高新园区的核心载体作用。加强统筹规划和协调,优化高新园区和产业化基地布局,突出高新园区的产业主攻方向,推动高新区错位发展、特色发展,促进产业的垂直整合。落实高新园区末位淘汰实施办法,进一步完善“月报告、季分析、年考核”的统计考核和创先争优机制,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切实扭转“重牌子不重发展”的不良倾向。积极推进高新区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研究,赋予管委会相应的经济社会和行政管理权限,提高综合协同效应。落实好省级部门联系高新区、高新企业的“双服务”制度,推动传统产业和块状经济转型升级。

  三是完善成果转化机制。夏宝龙书记在2012年全省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科技创新,重在自主,贵在转化。我们评判科研水平高不高、科技成果“含金量”怎么样,关键是看转化实绩。在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面向企业转化推介会上再次强调: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必须作为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

  前不久,我们成功举办2013年技术成果拍卖交易暨网上技术市场周活动,共签约技术成果项目193项、签约总金额5.29亿元,有174项技术成果被成功拍卖、起拍价1.9323亿元、成交额2.6764亿元。这是我省推进科技成果交易转化的又一次创新性实践,得到科技部万钢部长、王志刚书记和夏宝龙书记、李强省长的充分肯定。下一步,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的产业化导向,加快完善工作机制,推进技术产权化、交易电子化、成果市场化、智力资本化,促进科技成果更好更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要完善技术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网上技术市场功能,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电子商务技术,改造提升网上技术市场功能,推动企业、高校、院所、创投机构和各类中介机构向网上技术市场加速集聚;加快建设集展示、交易、共享、服务、交流“五位一体”的省级科技大市场,把科技大市场建设成为“科技成果银行”,办成“永不落幕的科技成果交易会”;完善51技术市场股份有限公司的运行机制,加强对技术市场的市场化运营。

  要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大力培育技术评估、技术交易、知识产权、法律咨询、投资融资、科技信息等中介服务机构,大力培育发展一批技术经纪人,完善技术交易服务体系,为科技成果交易转化提供专业化、全方位的服务。

  要完善全社会参与机制,在省、市、县三级建立科技成果转化财政专项资金,鼓励和引导企业、高校院所、浙商、创业投资机构、金融机构和民间组织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引导各级切实加强中试基地、成果转化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完善技术转移转化体系和市场交易平台,促进先进和适用技术的连片推广转化。

  要继续坚持和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探索推进工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快先进适用技术在全社会的推广转化。

  要完善科技金融结合体系,要从“向政府要资金”转向“向市场要资金”,积极开展科技金融试点工作,通过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业、科技支行、科技担保、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有效方式,更好地引导民间资本投向科技创新事业。既要让创业资本对处于工业化生产阶段的科技成果感兴趣,也要让创业资本对处于中试生产阶段的科技成果给予扶植,同时要建立有效的退出和循环投入机制,切实解决好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资金“短板”问题。

  四是完善科技评价机制。科技成果评价是衡量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导向、也是一面镜子。导向正确,就会引导科技创新走向坦途;导向不科学,就会诱导科技创新步入迷途。当前,科技成果评价还存在侧重于课题经费数、论文数、专利数和获奖数的现象,影响了科技成果走向市场、实现转化产业化。

  因此,要抓紧修订《浙江省科技奖励办法》《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奖奖励办法》,建立“以产业化为导向、以绩效论英雄”的科技成果评价和奖励机制。要充分发挥市场和企业在评价项目和人才中的主导作用,对科技人才评价,要倡导基础研究以同行评价为主,应用研究由用户和专家等相关第三方评价,产业化开发由市场和用户评价,并建立评价专家责任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建立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制度,对从事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科学普及等不同类型的研发人才进行分类评价,提升不同领域人才的创新实效。要研究完善竞争性财政科技经费的分配制度,引入第三方单位,对高校院所与市县的创新绩效进行评估并公布排名,以绩效来配置科技资源。

  五是完善协同创新机制。协同创新是实现创新资源与生产要素有效聚合,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解决好“技术孤岛”问题的根本举措。重点要发挥好企业主体、高校院所主力军作用和政府部门的协同引导作用。企业主体方面,要学会“仰望星空”,更加主动地对接和依靠科学家、科技人员,加强与高校院所的紧密合作,更好地掌握和利用好前沿技术。

  要坚持走“企业出题、政府立题、协同破题”的创新之路,由企业牵头联合高校院所实施重大科技项目,促进创新资源向企业汇聚、各项政策向企业“叠加”,尽量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和风险,激发企业内在创新动力,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应用的主体。

  高校院所方面,要激励科技人员走出“象牙塔”、走进主战场,面向市场需求搞研发、搞服务。具体要实现“三个转变”,即从“做什么吆喝什么”转向“企业需要什么研发什么”,促进“研之能”与“产之需”无缝对接;转变合作方式,与企业结成更加紧密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和企业的创新动力;在创新链条上,要从“实验室样品”向“生产线产品”的转变,加强中试孵化,延伸创新链条,提高成果成熟度,使企业可以轻松复制转化。

  政府方面,要完善部门协同配合、省市县集成联动、专家咨询与行政决策相结合的科技管理体制,形成相互支撑、高效互动的格局,强化科技创新政策、经济政策与产业政策的衔接,真正把科技创新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落实到具体规划、具体部署、具体政策、具体行动中。要促进军民协同创新,完善军民融合发展的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机制,完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体制。

  六是完善产权保护机制。知识产权制度是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唯有知识产权清晰、保护有力,才能让全社会创新热情迸发。如果企业花下血本去创新,却在短时间内被其他企业低成本复制;或是企业在知识产权维权中成本过高,这无疑都会严重打击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健全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法院。这对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我们要把知识产权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核心位置,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要加快推进专利发展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积极支持企业获取发明专利特别是重大发明专利。要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工作,以运用推进保护,以保护激励运用。要加强知识产权的立法工作,推进《浙江省专利保护条例》的修订工作,强化专利保护的法律保障。要进一步完善省市县的知识产权执法体系,加强执法力量建设,积极探索行政执法新途径。要加强高新园区、产业集聚区等重点区域的维权援助中心建设,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执法维权援助体系。

  七是完善创新激励机制。科技创新是一项高回报、高成长的事业,同时也具有高风险、高投入性。因此,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必须加强政府的激励和引导。要充分发挥财政科技资金的“四两拨千斤”作用,强化种子、引导、杠杆、激励和护航作用,激发各类主体的创新活力和动力。要全面落实国家鼓励自主创新的各项优惠政策,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企业研发费加技抵扣、科技企业孵化器税收优惠等政策,降低企业创新成本。要完善技术成果和知识产权走向市场的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要整合各类资源要素为企业创新服务,为企业营造更加宽松的创新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创新的内在动力,真正使企业“想创新、会创新、敢创新”,牢固确立企业主体地位。

  八是完善公共技术支持机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整合科技规划和资源,完善政府对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的支持机制。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研发活动主要面向市场,没有开展公共技术研究的义务。政府有责任也有义务弥补市场失灵,积极支持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和公益性技术的研究。要瞄准科学技术发展前沿,优化基础研究布局,积极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培养并稳定支持一支高水平的基础研究队伍。积极推进省政府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立联合基金,吸引全国的顶尖科技人才来解决浙江面临的关键技术与科学问题,快速提升我省的原始创新能力。要围绕我省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突破高端核心技术、培育高附加值产品、打造上下游配套的高新产业为目标,大力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重点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研制一批重大战略产品、着力培育一批新兴产业集群;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组织实施农业生物技术、新品种选育、农产品加工等方面重大科技项目,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围绕生态保护、食品药品质量保障、公共安全等重大民生科技问题,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加快提升民生科技水平。建立创新调查制度和创新报告制度,构建公开透明的科研资源管理和项目评价机制。

  九是完善人才集聚机制。科技创新,人才为本。在创新驱动发展阶段,各类资源要素随着人才走。只有抓住了人才这个根本,就牵住了创新发展的“牛鼻子”。因此,要把培养人才、引进人才、激发人才的创造性劳动作为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任务和根本保障。要重引进,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创新团队,特别是带项目、带成果、带技术的领军人物,以高层次人才引领高水平创新。要促流动,通过有效机制,促进高校院所甚至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开展科技创新,转化科技成果,创办科技企业,提供科技服务。要育新人,大力培育青年创新人才,保护青年的创新积极性,让社会创新的涌流不断迸发。要优环境,完善鼓励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政策,建立重实绩、重贡献的薪酬激励机制,进一步深化厅属企事业单位市场化改革,完善绩效工作制度,充分激发人才的创造性劳动;加强人才特区和创业基地建设,加大对创新人才的生活配套和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格局。

  十是完善责任考核机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新增债务等指标的权重,更加重视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状况。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省份、到2017年实现“八倍增、两提高”目标。三中全会对科技改革和发展工作也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完成这些目标,必须明确责任,加强考核,形成“省市县联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对每一项重点工作,都要明确责任人、责任单位、完成时限和目标要求,做到“年初有布置、年中有督查、年终有考核”,切实加大奖优惩劣力度,确保一抓到底,抓出成效。要继续坚持和完善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完善考核办法,把“实现八倍增、促进两提高”作为考核评价的核心内容,把提升科技创新投入和绩效作为考核评价的关键指标,加强动态监测、绩效考评和奖惩力度,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大合力。要加强分类指导和考评,扎实推进创新型城市、科技强县(市、区)建设,加快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区域创新体系。要建立和完善对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创新的考核制度,分类确定标准,加强引导和激励,促进加快创新发展。

  (作者系浙江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

1 2 共2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