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小组的一次“解剖式”攻关
//www.workercn.cn2014-11-22 09:07:44来源: 中工网--《河北工人报》
分享到: | 更多 |
“站长,北塔分子筛进口气动控制阀自动失灵,用手动操作也关不住。” 11月18日上午9时,对讲机里传来华北油田采油四厂廊南采油作业区兴九站员工张京生焦急的汇报。
站长王海军和大班员工火速赶到现场。在对电路控制部分和气动执行机构的一番细查后,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可能是阀杆传动出问题了!维修起来时间过长,现在可是油气上产的关键期。”王海军话中透着焦虑。
2013年4月,该油田兴九站的另一个相同型号的阀门,也出现了同样的毛病。厂家修理不仅需要维修费5万元,还要耽误十余天的生产。最后,兴九站从永清采油作业区找到一个同口径的手动球阀,经过一番技术改装替换,3天后恢复了生产。
“这个阀门,先让我们青年创新小组拆下来看看,找找原因,也许会有办法。”作为青年创新小组主要成员之一的张京生建议。得到王海军许可后,他带领几名小组成员小心地开始拆卸。
故障阀门的神秘“面纱”被层层揭开:抱箍上面的丝扣已经全部被磨平,导致丝杆滑扣。
“有收获啊!送到机加工厂套扣,几分钟就能解决问题。咱们继续拆,看看还有哪些地方有问题?”王海军兴奋地说。“你看,丝杠轨道凹槽的边上有毛刺,阀杆旋转时阻力增大,所以开关费力,咱们拿锉刀打磨一下吧。”副站长翟金通边拆边修复,与成员紧密配合着。
伴着气动阀悦耳的气流声阀门开始动作了,试验两次无异常,气动阀门修复成功。此时,时针已指向晚上9点整。
“真是不拆不知道,一拆,里边真没啥特别的技术含量,厂家还敢要5万元修理费!阀门要是再出现这样的故障,我们创新小组就能办了。”王海军调侃道。
(中工网记者郭成 通讯员段文军 张勇)
编辑:郑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