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三、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增强劳模创新工作室创新活力
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劳模创新工作室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我市把职工创新纳入全市创新型城市建设总布局,从政府和工会两个层面寻求机制突破,推动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不断深化,换发勃勃生机。一是把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纳入市级财政资金扶植范围。我们积极研究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有关政策,为劳模创新工作室争取市级财政资金支持,缓解基层费用不足的状况。如利用《唐山市创建创新型城市实施意见》的有关规定,协调市财政局对企事业单位劳模创新工作室当年授权的发明专利每项补贴资金5000元。二是把劳模创新工作室成果纳入全市科学技术奖评选活动。从2013年开始,市委、市政府每年一次评选全市科技创新拔尖人才,每次评选10人,奖励个人5万元奖金。借助这一平台,市总工会请示市委、市政府,并协调科技局等部门,评选委员会每年拿出一个指标奖励由工会推荐的在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且成果突出的职工。崔志刚等2名工作室负责人获得了我市这一科技创新最高奖项。每年择优推荐劳模创新工作室优秀创新成果参加唐山市科技进步奖的评选,近年来已有12项成果获唐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9项成果获二等奖,85项成果获三等奖。三是把劳模创新工作室纳入振兴唐山立功竞赛奖励。2011年,我们提请市委、市政府下发了《振兴唐山立功竞赛奖励办法》,加大对职工技术创新的物质奖励力度。依据这个《办法》,市总工会联合市科技局每年评选表彰先进劳模创新工作室和优秀创新能手,为他们荣记振兴唐山二等功,对先进单位人均奖励800至1500元,先进个人奖励1500至2000元。三年来已有25个劳模创新工作室获记集体二等功,52人获记个人二等功,260人获记三等功。在近年全国、省劳模和奖章以及市劳模评选中,我们注重从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中选树先进典型,评选条件向创新,突出高技能型人才倾向。三年来,有5名创新工作室负责人被推荐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2人被推荐授予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2014年有45人被授予市劳动模范,占一线职工劳模的63%,18人被授予省劳动模范。四是把劳模创新工作室纳入全市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利用市总担任全市科学技术领导小组成员的优势,建立了职工创新成果专利申报绿色通道,由基层工会组织材料报到市总工会,再由市总工会全权负责向科技局申报,做到快捷、高效,方便了职工和企业,有利于成果的市场转化。如崔志刚工作室三年申报了8项国家专利。为激励全市职工的创新热情,市总联合市科技局、发改委、工信局等部门,举办了“唐山市首届职工创新工作室成果展览暨推广转让会”,以图文和实物的方式展出178项成果,有27项成果在展会上签订了有偿转让意向书。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努力建设一批好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是工会组织融入大局、服务大局、推动转型升级的有力举措。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全总、省总要求,采取积极措施,继续深化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更好地为劳模和职工搭建创新平台,带动全市广大职工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