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黄春立观点
推荐评选劳模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基层职工群众的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切实落实广大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劳动模范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杰出代表,是国家和民族的精英、社会和企业的中坚、人民群众的楷模。做好劳模工作,不仅对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而且对宣传、发动、组织职工面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积极应对市场挑战,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应该承认,当前有的企业在劳模工作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有的劳模队伍后继乏人,有的在推荐劳模时缺乏民主,个别领导说了算,有的对劳模的日常管理不够,存有重评选轻管理的现象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势必降低劳模工作质量,阻碍劳模作用的发挥。笔者认为,做好劳动模范工作要在“五化”上下功夫。
后备培养的目标化
劳模是企业的人才资源之一,也应和高技能人才一样纳入企业的人才培养规划。劳模后备人员培养的目标化指的是结构比例、培养方向和培养对象都要有具体、明确的目标。结构比例目标是指企业在培养劳模时既要考虑到操作员工、经营管理者、科技工作者、政工工作者等各条战线的代表性,又要面向基层,侧重生产工作一线的广大职工;培养方向目标是指既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拥护党的领导,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又要有优秀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在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安全生产、提质增收和节能减排中做出突出贡献。培养对象目标是指将每一名拟培养的劳模后备人员都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岗位并逐人制定出培养方案,并按计划抓好兑现。
推荐评选的民主化
劳模出于群众,只有得到了职工群众的认可,劳模才更具有感召力。因此,推荐评选劳模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基层职工群众的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切实落实广大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推荐评选劳模的民主化应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在推荐劳模之前,所在单位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征求职工群众的意见;二是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由单位党政工领导集体研究确定推荐人选;三是由所在单位工会组织召开职代会或职工大会对党政工领导初步确定的拟推荐的劳模人选进行讨论通过;四是推荐的劳模人选在本单位公示无异议后,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宣传形式的多样化
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学习和宣传劳模精神,用“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去教育、激励职工群众,不仅有利于把蕴藏在他们当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而且通过典型示范,加强感召和引领,能够让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见贤思齐。做好劳模宣传工作,各级工会要发挥组织体系健全、阵地设施完善等方面的优势,采取设立光荣榜、组织召开劳模事迹报告会、将劳模事迹印成册下发到车间班组、在企业内部广播站、网站、报刊开办专栏、专版、举办专题文艺演出、劳模创新成果展、劳模风采大展示等多种形式,营造尊重劳模、关心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浓厚氛围。
后续管理制度化
一是建立档案管理制度,详细记录劳模工作变动、晋升、离退休、亡故、撤销荣誉称号等情况,并逐级上报备案,保证劳模动态管理的连续性和准确性;二是建立谈心家访制度,基层工会组织要随时掌握劳模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动态,特别是当劳模思想产生波动、工作不顺心或生活遇到困难时,要主动开展谈心家访活动,为劳模理顺情绪,排忧解难;三是建立学习培训制度,各级工会组织要采取定期办班和强化自学等形式,加强对劳模的培训和继续教育,让劳模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永葆劳模的先进性;四是建立座谈汇报制度,要定期听取劳模述职报告以及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帮助他们认清形势、明确任务、鼓足干劲。
服务维度立体化
一是拓展劳模服务领域,在继续为劳模做好定期体检、休养、春节慰问工作的同时,提供更多高水平的精神性、发展性服务,如不定期聘请精神卫生中心的专家到企业为劳模开展心理咨询服务活动、积极为劳模晋升职业技能等级创造条件等;二是创新劳模服务手段,要积极争取和有效运用各种资源,大力发挥工会会员中有特长人员的积极性,搭建项目式、订单式服务平台,有针对性地为劳模搞好特色服务;三是夯实劳模服务基础,坚持服务重心下移,服务人员下沉,服务财权下放,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基层区科,全面提升工会组织服务劳模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