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www.workercn.cn2014-02-08来源:吉林日报
分享到:更多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2014年经济工作的七项重点任务,其中之一是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纵观世界城市化发展规律,不容否认的是城市化极大地焕发了人的活力和发展潜力,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文明水平和文明素质,城市化在现代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我省该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呢?一言以蔽之,新型城镇化最核心、最本质、最关键的真谛是人的无差别发展。

  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不断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大战略举措。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最大不同,在于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注重保护农民利益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张,而是强调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实现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城镇化第一是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由“乡村”到“城市”的转变,不仅仅是人生活在城市里,更重要的是能够让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有居所、有就业;既生活得舒适、健康,又生活的有尊严;不仅有社会保障和适宜的环境,还能够促进所有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真正的城镇化只有一个标准,就是家庭的收入、福利、社会保障、医疗、教育等都来自于城镇,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惠及到每一个社会成员,就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科学规划是先导。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我省来说必须要走出一条科学规划有序发展的新路径。从我国过去的发展教训看,由于过度规划、照搬照抄发展模式,失去了特色和个性的城镇化带来的是虚假的繁荣和百姓幸福感的迷失。在我省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城镇化率“虚高”、城市吸纳人口能力弱等问题。由于长春、吉林两个城市的规模和实力不足,大中等城市规模较小,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横向联系薄弱,区域中心不能发挥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导致城镇化发展的后劲不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从科学谋划,构建城镇化发展战略格局为先导,按照“强化中部、构筑支点、区域联动”的发展思路,依托“两区四轴两带”的省域城镇体系框架,加快形成以长吉为核心、中部城市群为依托、哈大和珲乌大十字交通主轴为支撑的全省城镇化发展新格局。既要关注大城市的发展,也要重视小城镇的发展,形成城

  市之间优势互补,经济社会文化联系密切,相互促进齐头并进的发展体系。

  产业支撑是关键。李克强总理曾指出:“兴城首先要兴业,有产业支撑才能有就业,特别是要发挥好服务业这一最大就业容纳器的作用。如何做到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这新四化融合发展,实现产城相融、互促共进,是我们需要解决好的一大课题。”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要以产业来支撑。城镇化必须要建立在工业化之上,因为城镇化的基本要求是城镇化与产业形成良性互动。对于离开土地进城的农民来说,就业是他们成为市民的先决条件之一。只有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发展保持同步与协调,才会有足够的就业岗位来消化进城农民就业难题。没有工业化做基础,不尊重经济发展规律,盲目城镇化,只会造出更多的“空城”。只有防止了缺少科学论证、一味扩张城市规模而导致出现产业“空心化”的城镇化,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的真正要义。我们要进一步做大做强以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为主导的支柱产业;发展壮大轨道客车、光电子、医药、冶金、建材等优势产业和立足区域特色优势资源,促进资源深度转化的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通过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研究消费规律和倾向挖掘新的消费热点和产业,解决进城农民的就业问题。

  改革与转型是手段。中国城镇化已进入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转型发展新阶段。未来将有数以亿计的农村人口到城市工作和生活,这将对中国、对世界都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中国的城镇化孕育着巨大的机遇,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必须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围绕市场机制深化改革,通过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转为城市居民,解决农民工半市民化问题。新型城镇化建设还要实现理念的转变,要强调有质量的城镇化,要提倡“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的城镇化。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让新型城镇化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引擎、缩小城乡二元差距的途径。省委书记王儒林在省委十届三次全会讲话中指出:“要明确改革必须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通过创新制度安排,努力克服人为因素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我们的制度安排更好地体现社会公平正义原则,更加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核心、以质量为关键、以改革为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使城镇真正成为人们的安居之处、乐业之地,未来就大有希望。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