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图书出版是精神产品的一种复制行为。而再版重印,又是这种复制过程重复进行的重要环节。再版重印书上市,或因重新修订,内容更臻完善;或因需求旺盛,市场脱销。种种情形,无疑都是市场利好的风向标。它不仅会带给出版社良好的效益,而且经过了市场检验,读者购买时也更加放心。所以,再版重印书的品种及频率,往往成为出版社产品及信誉的品牌。
以往出版社的再版重印率,通常约占年出书总数五六成,像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三联书店等老字号出版社,其所占比重比这还高。近几年,总体看,再版重印率有所下降。2009年,我国出书30万种,其中再版重印占44.3%;2012年,出版品种增至41.4万种,再版重印的比重却降为41%。若与上一年同比对照,图书总品种只增长2.85%,而新书品种却增长了12%;尤其是文史、科普类图书,总品种增长19.6%,其中新书品种猛增34.6%。这些数字相对表明,再版重印都是负增长。
观察发现,当前图书再版重印主要问题不在于总量的下降,而是面临着供需平衡链脱节的尴尬局面。
先看需求。再版重印书,多是知识含量高、市场口碑好的书。伴随着新生读者群的不断出现,会产生对老书的新购买力。尽管他们对单本老书的需求量未必很大,但因为部分老书,除满足阅读外,还兼具收藏的价值。
前一阵网上就有“好书粉丝”发起“跪求出版社再版‘绝世好书’”的行动,并得到众多网友的响应,很短时间热心网民就在网上列出了《博尔赫斯全集》《门萨的娼妓》等上百种期盼再版的书单。豆瓣网开展的网上征集再版书目的活动,反应也很热烈。其中,仅上海古籍出版社一家,被提请再版重印的老书,一次就多达84种。2003年,中华书局也举办了一次“拟重印图书目录读者征求稿”的活动,向社会公开征集重印书目,收效很好,使该社出版资源又一次得到很好开发。
再看供应。前面数据表明,近几年再版重印呈下降趋势。既然市场有需求,为何再版重印书又难以满足,甚至断档?其实许多出版社并非不想重印,而是有苦衷,结果形成“读者想买买不到,出版社想印又不愿印”的尴尬局面。常见的原因有:首先,重印无利或赔本。再版重印多是短版书,除少数畅销书和常用工具书以外,大多印数少,盈利空间小,有些甚至是重印一次赔本一次。加上现在出版社靠单品种高盈利已很困难,为了保持营业总收入不萎缩,并在市场竞争中保住自己的产品占有份额,出书品种往往采取广种薄收的策略,即多出新书,积小利聚总利,以规模保效益。比起做新书,再版有风险,重印难赚钱,积极性自然受挫了。
其次,老书营销受冷遇。现在读者网购图书越来越普遍,他们大多逛了书店后,看到柜上有新书,然后再上网去买,以至书店上柜图书的导购作用大大增强。每家出版社都指望自己的图书能在各地书店上柜,而且在柜时间越长越好。如今全国每天上市图书上千种,而实体书店的书架也就那么多,通常只上柜新书中的热门书。至于再版重印书,几乎都不上柜,出版社当然不愿意因此失去向公众亮相造势的机会。新书上市,书店首次多是批量订单,出版社也是批量供货。而对再版重印书,书店则是采取卖出多少添货多少的方式。这就加大出版社库存压力,还影响回款进度。所以,对短版的重印需求,出版社常怀“想出又无奈”的心态。此外重印书不能参加优秀图书评奖,也难免会影响“舍得赔本”的积极性。
最后,再版版权受制约。对于已进入公共版权领域的老书,想再版重印当然没有限制。但对那些尚在版权保护期内的图书,能否再版重印,还得看出版社有没有获得版权所有人的有效授权。这方面受影响的因素还蛮多。例如,有的是作者授权期已过,有的是作者另授权给别的出版社,有的是未得到作者与原译者同步授权,还有的是双方对重新授权的条件存在分歧,等等。只要有上述一种情况,都会阻碍再版重印的实现。
克服之道,除必须重申和强化再版重印书对于传承文化的重要意义之外,是否可考虑试行以下措施:一、加强阅读的引导活动。运用读书会、读书节、专家荐书、年度好书榜、送书下乡、公益书香等多种形式,提倡选好书,读好书。大力扶持和指导读书网站,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推动全民阅读方面的引领作用。二、切实加强和用好书评。要改变现行书评的广告面孔,拒绝跟风,敢于褒贬,建设若干个有崇高威信和影响力的书评媒体。书评人不仅要评新书,也要评有特色有内涵的再版书。三、可否实行版权到期后,再版重印时原出版方有续购的优先权。四、出版社也要选择重大修订的优质再版书,加强宣传和造势。建议在现有各地众多书展中,辟出一席,专门举办再版重印书专场展销,以促进再版重印书平衡链的更好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