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 刘文晓
转变会风,集中精力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重安排轻落实的享乐主义开战,各地借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东风进行了一番努力,成效初显。然而一些地方存在把“转变会风”等同于“减少次数”的做法,走了“治标不治本”的老路,容易导致“歪风”反弹、难以持续提高。
转变会风,目的是通过优化会议组织的形式、程序和氛围,以简约、务实、管用、高效为目标,更好地凝聚思想、部署工作,促进一线生产发展和加快改善民生。如果仅仅是减少了次数,会前还是秘书写好“八股”、会上领导“大念”长稿、台下瞌睡连篇、执行脱离实际的“老样子”,只是把一些想当然认为“次要”的会议删了、推了,反而影响了工作的完整性和发展的整体性。
矫枉过正的“一刀切”做法,一方面是不少人顾头不顾腚的片面思维作怪,为了契合上级要求和群众呼声,数量减少而剩余会议质量又提不上去,使整体会议实效大大下降;另一方面,转变作风是个系统工程,如果“四风”派不改,还是把开会当成提高“重要性”和“摆谱、完任务”的工具,不从务实的精神和管用的角度立足去提高效率,只求次数减少反而是变本加厉违背管理规律和不负责任的表现。
让转会风真正转出高效率,实现便于组织、利于执行的效果,不妨走好“三部曲”。第一步“删繁就简”。一把手要带好头,从改变会前准备别人“代办”、主持讲话秘书“代笔”开始,亲力亲为,从决定开会的事由、部署工作的实际,简化议程,不搞层层传达、人人强调;讲实在话、大白话,提倡不念稿子,现身说法,关键是讲清问题的严重性、措施的层次性,让基层干部群众听懂入心、达成共识。第二步“务实创新”。如果发放文件、电话通知也能及时有效传达上级指示、安排部署工作,那就干脆不开;如果举办培训班次、组织外出学习更能解放干部思想,提高理论素养,那就以训代会或者以干代训;如果时间紧、头绪多、任务重,那就少些“层层开会”、开专题会,以多开视频会、联席会议、会议“流水”、会后督查等形式,一切围绕便于工作部署、促进工作落实而“打破沙锅问到底”。第三步“贴近群众”。唯独走访座谈会、工作现场会、民生听证会、基层研讨会等面向广大群众的会议不能减省,鉴于在联系发动群众、宣传思想教育方面发挥重要纽带作用,以及历史欠账、重视不足等原因,恰恰需要增加“次数”、活化形式、扩宽渠道,让更多基层干部群众参与进来,交流意见建议、凝聚“草根”智慧,共同把党和政府在基层一线的工作落实到位、及时反馈,形成干群和谐的最佳氛围和上下一致的发展合力。